
青島日報2022年2月18日特刊4
踔厲奮發勇當排頭,全力推進“五區同創”
——嶗山區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解讀
2月17日,中國共產黨青島市嶗山區第十三次代表大會開幕,張元升同志代表中國共產黨青島市嶗山區第十二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報告的題目是《踔厲奮發 勇當排頭 奮力開創嶗山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黨代會報告提出,今后五年,全區的奮斗目標是:立足嶗山發展優勢,對標全國最高、最好、最優、最強,創新政策、完善機制、強化措施,著力在發展質量、產業層級、城市品質、治理效能、營商環境、鄉村振興、黨的建設等領域創一流、當排頭。為此,嶗山區提出向“南提北進”、全域統籌要空間,構建全域統籌、質效齊升的發展格局;向實體經濟要后勁,推動先進制造業等實體經濟鏈式集群發展;向營商環境要優勢,推動各類創新要素和優質資源向嶗山加速集聚;向作風作為要實績,旗幟鮮明重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
關鍵詞 “五區同創”
報告提出,要全力推進“五區同創”。
圍繞“四新”經濟集聚區,實施傳統產業提升、新經濟企業培育、龍頭企業招引、載體平臺提質增效、產業生態體系搭建等五大行動。未來五年,“四新”經濟市場主體年均增長15%以上,“四新”經濟增加值超過750億元、占GDP比重突破50%;培育打造現代金融服務、虛擬現實2條千億級產業鏈,微電子、生物醫藥等8條百億級產業鏈;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82%。
圍繞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核心區,建設具有影響力的財富管理核心區、創投風投示范區和數字金融先行區,不斷提升“金家嶺”財富管理品牌影響力,拓寬實體經濟融資渠道和方式,構建涵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未來五年,金融業增加值突破400億元。
圍繞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高品質新城區,實施株洲路片區轉型升級、張村河兩岸村莊改造等重點工程,帶動城市形象整體提升。未來五年,南北協調、五街并進的發展態勢基本形成,基礎設施體系更加完善,人均公共綠地面積、森林覆蓋率等指標全市領先,主城區基本建成15分鐘便民生活圈,智慧城區建設走在全省前列。
圍繞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構建與碳達峰、碳中和相適應的現代產業體系,統籌抓好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水源地保護區等重點區域、重要節點生態保護。未來五年,新增綠色建筑400萬平方米,萬元GDP能耗和碳排放強度保持全市最低,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空氣質量優良率等指標全市領先。
圍繞青島促進共同富裕的先行區,探索創新就業培訓、創業扶持、生態富民等政策和舉措,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持續提升農民財產性收入,讓廣大群眾共享發展紅利。未來五年,人均GDP省市領先,集體經濟收入過百萬元農村社區達到100%,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到86%以上,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關鍵詞 協同發展
報告提出,要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更加注重五個街道的精準定位、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形成五指成拳的協同發展新局面。
金家嶺街道,以提升城市品質、創新城市治理為重點,在品質街區、智慧街區、公園街區、怡居街區建設上創新開路,在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上攻堅突破,打造高品質新城區的形象窗口。中韓街道,以村莊改造和城市功能提升為牽引,發揮戰略北進“主戰場”的樞紐作用,統籌抓好內涵發展、產業迭代和社會治理,打造國內一流的產城融合示范區。沙子口街道,突出休閑度假、文化旅游、綠色生態等功能,同步抓好城市有機更新和村莊改造,打造景、城、鄉相融相生的活力海岸、魅力景城、特色小鎮。王哥莊街道,以做強醫藥健康產業為抓手,依托健康城重點片區建設帶動,加快打造既有詩意田園、又有現代產業的未來之城。北宅街道,全面提速融入主城區步伐,依托農文旅融合蹚出鄉村振興新路,依托創智谷和濱海創新大道建設創新策源高地,加快打造生態創智新城。
關鍵詞 產業生態
報告提出,要優化產業生態,堅持辦事方便、法治公平、成本競爭力強、宜居宜業的原則,持續優化提升嶗山營商環境。
要用最好的政策支持企業發展,深化產業政策動態調整和剛性兌現機制,新出臺調整金融、科技創新、文化旅游等產業政策10個以上,構建服務速度最快、含金量最高、競爭力最強的“一業一策”政策體系,打造“言出必行、說到做到”的營商品牌。要用最優的服務滿足企業發展訴求,堅持對區內企業一視同仁,創新“掌上辦照”“無人審批”等新模式,推動行政審批效率提速50%以上,政務服務事項“一門辦理”“一窗受理”率達到100%。要用最佳的生態鼓勵創新創造,為企業發展多設路標、多開綠燈,充分發揮創投風投的造血功能,積極鼓勵新業態新模式在嶗山先行先試,讓企業和企業家在嶗山受尊重、有地位、能成事,把嶗山打造成為投資興業的熱土、創新創業的沃土。
關鍵詞 幸福怡居
報告提出,要堅持共建共治共享,打造幸福怡居強區。
未來五年,將安排民生投入550億元,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提升嶗山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加大中小學校改擴建力度,持續抓好家庭教育和教師素養整體提升,深入推動優質教育資源配置向農村傾斜,新增義務教育和學前教育普惠性學位1.8萬個,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要持續抓好醫療衛生事業,擴大家庭醫生簽約、免費體檢等健康新政覆蓋面,加快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國際醫療中心、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青島醫院等優質醫療機構建設,打造更加均衡、更有韌性的公共衛生體系。要大力發展體育事業,完善城鄉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繪就健康嶗山的幸福底色。要用心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服務,新增城鎮就業2.2萬人。還要突出抓好兜底性社會保障,健全低保、臨時救助、“一戶一策”靶向救助等多元化社會救助體系,推動關心下一代、婦女、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殘疾人福利保障等事業發展,不讓一名群眾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掉隊。
關鍵詞 “賽馬場”
報告提出,要把重點工作一線作為考察識別干部的“賽馬場”,切實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優秀干部選出來、用起來。
要強化領導班子整體功能,不斷優化年齡、知識和專業結構,運用干部綜合管理大數據系統提升選人用人水平,選優配強街道、部門領導班子,帶動黨員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要大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建立干部成長全周期培養鍛煉制度,加強遞進式培養、常態化歷練和全過程跟蹤,對有潛力、有實績、敢擔當的優秀年輕干部,要打破隱性臺階大膽使用,用當其時、用其所長。要選好用好各年齡段干部,重視女干部、黨外干部的培養選拔,形成梯次配備、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干部隊伍。還要健全完善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風、管紀律的從嚴管理機制,立起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鮮明導向,激勵干部干事創業、勇爭一流。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衣濤 整理)
責任編輯:郝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