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更迭,青絲落雪。變老,是每個人都逃不開的話題。若想從容、優雅地變老,除了要適應身體的變化,在心理上也要做好相應的調整。但面對生活的壓力、職場的煩惱、隔輩帶娃的分歧、老來的孤獨,中老年人該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呢?
通常我們會認為,經過歲月歷練的中老年人,內心都是比較強大的。因此,我們對于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關注得相對較少。那么,中老年人是否也容易存在心理問題?
其實,我們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老年階段也不例外。
比如,中年人作為家庭的支柱,面對來自工作和生活的壓力,很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再比如,有的人在退休前后的一段時間,因為對生活節奏和內容的變化不適應,而感到失落、不知所措;有些老年人獨自生活,因缺少關愛而產生孤獨感;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由于長期受病痛折磨,容易產生悲觀、焦慮等不良情緒。
負面情緒如果長期得不到緩解,就可能導致焦慮癥、抑郁癥等心理疾病。所以,中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同樣不容忽視。
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內部心理和諧一致,與外部適應良好的穩定的心理狀態。具體包括五個方面:認知功能正常、情緒積極穩定、自我評價恰當、人際交往和諧、適應能力良好。
現在很多老年人都在幫工作繁忙的子女帶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矛盾。當老年人與子女的教育觀念發生沖突時,老年人最關鍵的是要清醒地認識到,在這個過程中自己扮演的是協助的角色,只需給出恰當的建議即可,不必強求。
此外,老年人要學會與兒女溝通,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把委屈憋在心里。同時也要通過學習,更新自己的一些老舊的教育觀念和育兒知識。
老年人要想優雅地變老,最主要的就是心理健康,有良好的心態。
那么,老年人該如何進行積極的心理建設呢?

01.
接納
一年有春夏秋冬,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規律。我們只能坦然面對,誰也無法阻擋時間的年輪,但卻可以選擇優雅地老去。接納即接受不能改變的部分,把注意力轉向可以改變的方面,并制定行動計劃。
02.
社交
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結交幾個知心朋友,與家人常聯系、多溝通,有規律地參加興趣團體。老年人一定要從家里走出去,每周至少參加一次社交活動。

03.
感恩
每天留意或記下發生的三件好事情,并思考這些好事情發生的原因;即使是來自家人和朋友的很小的幫助,也要說出你的感激。
感恩是對我們生活投入程度的衡量指標,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美好生活的體會,減少社會比較,有助于應對壓力,對抗消極情緒。
04.
樂觀
當負性事件發生時,嘗試以樂觀的態度去應對。下面分享一個60秒快速樂觀法。
1.抬頭挺胸:身體的姿勢會影響心情狀態。
2.使用愉快的語氣說話:說話的聲音會不經意地透露出當下心情,也因而會影響他人的回應方式。
3.正面語言:一旦開始使用正面的字眼,心中的感覺就會積極起來,就會更有動力去面對生活。
4.減少抱怨:樂觀的人比較容易成功,因為他們的時間及精力永遠用在改善現況上。

05.
大腦鍛煉
研究表明,積極參加智力活動,可以減緩大腦老化甚至癡呆的風險。下棋打牌、解字謎、閱讀、寫作、練習樂器,甚至玩游戲、打麻將等,都有助于改善我們的大腦功能。擁有一門愛好,增強心流體驗,感覺活得很有意義,也有益于大腦健康。
06.
運動
適當強度和一定時間的運動可以促進大腦分泌內啡肽、多巴胺等讓人感到快樂的神經遞質。長期運動還可改善睡眠、延緩衰老等。

加強積極的心理建設,優雅地變老,成為心態年輕的老者,才能活出真正積極樂觀的生命價值和意義。(來源|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
責任編輯:李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