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欄語 /
說到孩子的教育,每個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話要說,雖然家庭情況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作為父母,我們究竟該怎么教育孩子?怎樣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教育?
今天,我們沒有邀請那些社會精英們的家長來談教育和親子關系,而是請了一位普通的媽媽來聊聊這個話題,因為精英畢竟只是少數人,而大多數人都是平凡和普通的。然而,平凡也有平凡的可貴,普通也有普通的獨特,關鍵是孩子是否具有完全的人格,只有具備了完全的人格,才能稱得上是教育的成功,也才能讓孩子享受幸福的人生。
蘭心和兒子之間的故事或許只是特例,但他們所遇到的問題,很多家長也都曾經遇到過,希望從他們的經歷中,在教子方面有困惑的朋友能受到啟發,找到適合自己和孩子的相處方式,讓孩子成為身心健康、充滿幸福的人。
《我和兒子一起成長》
不知不覺間,兒子已經大學畢業,并且順利地走進了職場。雖然他在上海,我在青島,但我總覺得他一直在我身邊,因為幾乎每天,他都會給我打個電話,有事就聊聊事,沒事就報個平安。很多朋友對我說:“你兒子都這么大了,還能跟你這么親近,真是讓人羨慕啊!”有個朋友甚至感慨道:“我的孩子倒是養在身邊,但卻從來不跟我交流,只是要錢的時候才叫我一聲媽,他的事情我一概不知,真像是養了個小冤家。”
我曾問過兒子,每天打電話是不是“例行公事”?他說不是,是真的想跟我說說話。我說你不怕被人說成是“媽寶男”?他說:“不怕,因為我不是。我從來不認為你說的全是對的,我也沒把你當成我生活的中心,更沒有被你寵壞。”兒子的話讓我很欣慰,因為我們的關系是非常珍貴的“亦親亦友”。
能跟兒子成為母子,是我們今生的緣分;但能和他成為朋友,卻是我之前沒有想到的,那應該是我們共同經歷了很多事情后,從矛盾、分歧到溝通、理解才沉淀下的情感。這是我倆都引以為傲的事情,也是我們最幸福的體驗。聊起兒子的成長,一樁樁,一件件,一幕幕……全都在我的眼前浮現開來。
①他還沒出生,我們就建立了親密關系
我和兒子親密關系的建立,應該追溯到他出生之前,確切地說,是打算要他之前。
和老公結婚時,我是沒有做好心理準備的。當時他家在外地,單位沒有宿舍,只能到處租房子。由于工資低,他只好租最便宜的房子。出租屋里冬冷夏熱,做飯也非常不方便,一日三餐他基本就是對付。為了盡快結束他“打游擊”般的生活,兩家父母便催我們趕緊結婚,我就這樣被人硬拉進了婚姻里。
結婚之后,生活的瑣碎撲面而來,我和老公也常常因為意見不一而發生爭執。那時我對婚姻的體驗感并不好,有時甚至后悔不該早早結婚。這時,公婆催我們要孩子,但我打定了主意暫時不要。因為我不想在自己的人生大事上,再一次被別人來安排。
我告訴老公:我們還是先攢錢買房吧,在買上房子之前,我是不會要孩子的。其實買房只是我的一個借口,更重要的原因是,我覺得自己心理上還不成熟,根本勝任不了“媽媽”這個角色。我連兩個人的事情都搞不定,又怎么能打理好三個人的生活?
五年的戀愛經歷,三年的婚姻生活,讓我和老公慢慢地學會了相互理解,夫妻感情也越來越深。買上房子以后,我決定要孩子了,可這時老公卻猶豫了。他說:“現在流行‘丁克’夫婦,咱倆也‘丁克’吧。”
見我不同意,他才坦言,他是從山溝里一點點地奮斗到城市的,這其間吃過了太多的苦,他很怕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也會吃苦;另外小時候,父母為生計奔忙,12歲他就走出大山到外面上學,在教子方面父母幾乎沒有給他任何傳承,所以他覺得自己也不會教育孩子。
聽完了老公的心里話,我才明白,他是因愛生怕,他也喜歡孩子,但卻怕自己當不好爸爸,怕自己培養不好孩子,一如三年前的我。說到底,還是他的內心沒有足夠的成長和成熟。經過了半年多的討論和溝通,老公依然沒有被我說服。他見我態度堅決,就妥協說:“你想要就要吧,但你得做好心理準備,別有了孩子再抱怨、再后悔。”
思考了一段時間,我堅定地告訴老公:“孩子我要定了,以后無論經歷怎樣的生活,我都不會抱怨,不會后悔。”從那時候起,我就告訴自己:我和我將來的孩子,一定要心手相連、情感相依,他是我經過了深思熟慮才做出的選擇,無論生活發生什么變化,我都不會放棄自己的孩子。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思想準備,所以有了兒子以后,我沒有一絲抱怨和后悔,更沒有現在很多年輕媽媽的抑郁,無論為孩子做什么,我都心甘情愿,而且樂在其中。每每看著懷里這個肉嘟嘟的娃娃,我都感慨萬千:在沒有他之前,我只當過女兒和妻子,卻從未做過母親。唯有這個可愛的寶寶,讓我實現了做媽媽的愿望,作為一個女人,是兒子讓我的人生更加完美,更加充實,我怎么能不感激他,不疼愛他?(作者|蘭心)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