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早剝是產科醫生遇到最兇險情況之一,直接關系到兩條鮮活的生命。近日,青島婦兒醫院產科中心上演了一場現實版的“生死時速”。
胎盤早剝危及母嬰生命
35歲家住青島的任女士(化名)怎么也沒想到,一次分娩經歷,自己和孩子竟從鬼門關走了一遭。回想起當時情景,任女士仍心有余悸,“再晚3分鐘,我的孩子就保不住了。”一天深夜,懷孕38周的任女士在家突然肚子疼,如廁時發現一片 “鮮紅”,嚇壞了的任女士連忙喊上老公驅車來到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經過一番檢查,產科急診接診醫生驚訝地發現胎兒胎心值僅有70次/分(正常胎心值為110-160次/分) ,這意味著胎兒處于宮內缺氧、窘迫的狀態。同時,醫護人員還發現任女士強直宮縮、陰道大量流血,是胎盤早剝的典型征兆。據了解,胎盤早剝是指寶寶出生前,胎盤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壁剝離。這是一種嚴重的妊娠期并發癥,產婦可能出現失血性休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產后出血、急性腎功能衰竭等,也易導致胎兒胎死宮內。
醫護人員合力搶救孕婦。
緊急打響“母嬰”保衛戰
面臨如此危機,任女士必須盡快分娩,倘若時間再拖久一些,不僅寶寶可能胎死腹中,任女士也極有可能出現嚴重產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礙,嚴重的話失去子宮或者性命。危難關頭容不得半點猶豫,“通知產科即刻按照胎盤早剝應急搶救預案準備剖宮產。” 一場搶救兩條生命的“母嬰保衛戰”正式打響。產科中心立即開通孕產婦急救綠色通道,護送任女士直接進入產房,此時孕婦身下床單已被血染大半,出血量持續增加。值班醫生一邊安慰孕婦,一邊指揮搶救。產科、新生兒科、麻醉科、手術室、輸血科相關人員迅速到位,進入了“戰備”狀態。不到5分鐘,孕婦被送往手術室。手術室馬上變成一個忙碌而有序的“戰場”,每分每秒都是在與死神賽跑。
喜訊傳來:母子平安
手術過程中,醫生發現任女士胎盤剝離面積已達1/2,宮腔里面的積血多達500毫升。情況危急,分毫差錯都不能發生。最終,經過一系列緊張有序的搶救,伴隨著嬰兒的一聲響亮的啼哭,孩子順利娩出。雖然孩子平安,但產婦仍沒有脫離生命危險,所有搶救人員深知胎盤早剝導致的凝血功能障礙隨時威脅著任女士的生命。危急時刻,主刀醫生當機立斷,雙手抱住產婦子宮,不斷按摩,同時使用促進宮縮的藥物,以減少出血。經過一個多小時搶救,產婦終于脫離危險。
從發現胎心變慢,到大夫快速診斷、快速決策、開通綠色通道、緊急剖宮產、搶救產婦,整個過程揪人心弦,不僅體現了產科急救團隊的快速反應、通力協作能力,也是婦兒醫院危重孕產婦搶救水平的綜合體現。目前,經過產科團隊的專業護理,母子已順利出院。(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于波 實習生 李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