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圓心深處是中秋節(jié)》 朗誦:曹春梅
秋的圓心深處是中秋節(jié)
文/曹春梅
秋的圓心深處是中秋節(jié)。
八月十五,桂花開,百果香。石榴咧著通紅的小嘴;梨雪白雪白,甜脆多汁;蘋果紅艷,酸甜適中;葡萄也熟了。秋葡萄比夏葡萄多了很多糖分,又口感馥郁,把秋天襯托得像一場華麗的盛會。河蟹、海蟹、蠣蝦、蝦虎都肥,蒸出來紅艷艷的,鼓眼魚、黃花魚、鱸魚、大頭腥趕著趟地往岸上蹦。這么多美食一人歆享怎么比得上全家受用?于是中秋節(jié)成了家族聚會的一個盛大節(jié)日,僅次于春節(jié)。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中秋節(jié)就是重要的“佳節(jié)”。
以前家庭子女多,趕到中秋節(jié)這一天,祖輩早早備好美味食材,中年兒女帶著孫輩從四面八方趕來,一家老小歡聚一堂,吃吃喝喝快樂無邊。中國人的感情是通過食物來傳遞的。愛一個人,就要與他吃好多好多頓飯。最大的雞肉,最好的魚段,最肥的蟹肉被長輩毫不猶豫地布到晚輩碗里。把飯菜通通吃光是中秋節(jié)最大的誠意。吃飽喝足,一家人聊天看月亮吃月餅。月餅里的冰糖、青紅絲、小小的核桃仁像是平淡日子里的賞賜,甜著嘴甜著心,令人驚喜。窗外月圓而清朗,要把藍(lán)湛湛的天空洗一遍似的,天即便是黑下來,也風(fēng)清月明,坦坦蕩蕩,沒有一點(diǎn)渣滓,桂花樹旁不知有沒有人在蕩秋千,人間的香甜從飯桌上蔓延到空氣中,不疾不徐,不冷不熱,在大自然最好的時令里舒展地深呼吸,人也變得和月亮般晶瑩剔透,像透亮的玻璃瓶子里盛滿糖桂花、酒釀圓子一樣了。
這時候蘇軾的《水調(diào)歌頭》正應(yīng)景?!懊髟聨讜r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币贿呉髟?,一邊拜月焚香、闔家祝禱,有的地方還會掛彩燈,猜字謎。飲食文化添加了文化因子,過中秋,賞明月、吟詩詞、憶往事、誦經(jīng)典……既是一種文化享受,也是中秋佳節(jié)的過節(jié)姿勢。像《紅樓夢》里林黛玉與史湘云凹晶館聯(lián)詩,像妙玉的即景聯(lián)句。每年中秋前后,錢塘大潮也要開始了。這長年雄踞在吳越一帶的盛景引得萬人空巷,令多少英雄競折腰。月是靜柔的,高懸在天上;潮是喧鬧的,怒吼在江中。自唐以來,一靜一動、一天一地,橫陳在華夏,讓中國的秋,內(nèi)容格外豐富,中國的人間煙火氣格外繁盛。許多光影、形象、文化符號,由此誕生。
而我們——熱愛中國的子民們——此刻賞春華,品秋實(shí),邀玉兔,淺斟酌。把酒冰壺接勝游,歲歲喜不負(fù)中秋,皎皎玉盤今日滿,清光萬里弄潮頭。與月同歡,豈不美哉!
(曹春梅,青島作協(xié)成員,編著《用美向教育做最深情的凝望》等4部圖書。)
掃碼了解觀海文學(xué)社“記憶·中秋”有獎?wù)魑?span style="color: rgb(12, 12, 12);">詳情
攝影:崔超
責(zé)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