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日來,從中央到地方,陸續出臺一系列促進消費的政策措施。
從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到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部署,從國家發改委、商務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人民銀行等國務院有關部門密集出臺文件,到地方各級政府“跟進”落實,新一輪促消費全面升級鋪開。

與以往側重于促進文化旅游餐飲等服務消費不同的是,這一輪促消費政策措施向實物消費延伸,尤其是將房子、車子、家電等耐用品納入其中,覆蓋面更廣,措施更實,力度更大。
消費對經濟發展具有持久拉動力,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重要引擎,事關國計民生。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需求收縮持續加深,促進消費需求持續恢復,對穩增長、保民生至關重要。
作為雙循環節點城市,消費在促進青島經濟增長中角色關鍵,無可替代。前期,青島陸續出臺了一些促消費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下步,還應系統謀劃,綜合施策,進一步放大消費在穩增長中的作用,夯實城市經濟發展根基。
01
重要著力點,空間潛力大
當前,中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一些不利因素還在復雜演變,新的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
從宏觀層面來看,投資和消費疲弱是制約當前國民經濟循環暢通的主要“梗阻”,國內需求不足是當前我國經濟面臨矛盾的主要方面。擴大國內需求就成為促進國民經濟循環暢通和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重要著力點。
國內需求分為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兩大類。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65.4%,高于資本形成總額貢獻率,是國民經濟穩定恢復的主要動力。
今年以來,盡管受近期疫情影響,消費增長受到了一定抑制,但消費“壓艙石”作用沒有改變。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9.4%,仍然是三大需求中貢獻最大的,比上年同期提高18.7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高出4個百分點。

日前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發揮消費對經濟循環的牽引帶動作用”,這是在全面分析經濟形勢基礎上部署的一項重要工作。
4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提出了5方面20項重點舉措,協同發力、遠近兼顧,綜合施策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
要看到,疫情對消費的影響是階段性的,隨著疫情得到有效管控、政策效應逐步顯現,經濟快速恢復,消費也將逐步回升。
我國擁有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有世界上規模最大、成長最快的中等收入群體,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孕育著大量消費升級需求,又有遠近兼顧、協同發力的政策支持和工作部署,消費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
消費在青島經濟增長中同樣扮演著“第一動力”角色。一季度,青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52.6億元,同比增長3.9%,高于全國(3.3%)0.6個百分點,為穩增長作出重要貢獻。
青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對促消費作出部署:充分發揮消費轉型升級對服務業的拉動作用,升級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壯大時尚服務消費,打造一批地標性商圈和高品質步行街,建設中日韓消費專區,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青島經濟體量超過萬億,常住人口超過千萬,有著巨大的消費市場、豐富的商業資源,同時,作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內外貿融合發展、商貿發達,促消費空間潛力大。
02
擴容升級,全面覆蓋
因事而異,因時而異。近期以來,促消費政策措施指向性愈發明確,尤其是對住房、汽車、家電等實物消費領域進行了精準調控促進。
先看房子。5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此前,5月15日,央行、銀保監會發布《關于調整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支持各地從當地實際出發完善房地產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并明確降低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以來已有近110個城市調控樓市,不同程度的調整樓市限售、限購以及貸款政策。目前,山東省多市出臺樓市調控政策。
5月23日,青島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關于進一步強化租購并舉支持力度優化我市住房公積金政策舉措的通知》,旨在進一步支持職工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有利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房住不炒,這是貫穿上述政策的一條主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此前表示,隨著多地適度放開限購限售,降低公積金使用門檻,加快購房貸款審批等,部分城市的住房需求有所釋放。下階段,各地持續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完善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積極滿足合理住房需求,全國商品房銷售下行的態勢可能得到緩解。
青島應順勢而為,主動對接國家政策,促進行業平穩健康發展。
再來看車子。我國既是全球最大汽車生產國,也是全球最大消費國。受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等因素影響,我國汽車產銷4月同比大幅下降,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態勢有所放緩。
5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汽車央企發放的900億元商用貨車貸款,要銀企聯動延期半年還本付息;放寬汽車限購,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
5月23日,山東省政府印發《2022年“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第三批)》提出,積極擴大汽車消費,制定出臺鼓勵個人消費者購買汽車的具體支持政策。

山東省商務廳聯合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統計局旋即出臺《山東省促進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
從政策發布之日起至6月30日,對在省內購置新能源乘用車(二手車除外)并上牌的個人消費者,按照購車金額每車發放3000-6000元消費券;對在省內購置燃油乘用車(二手車除外)并上牌的個人消費者,按照購車金額,每車發放2000-5000元消費券;對在省內報廢舊車、購置新車(二手車除外)的個人消費者,在上述標準基礎上,每輛車再增加1000元消費券。
汽車消費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的10%,是擴大內需、穩定消費的重點。從產銷兩端看,汽車產業對青島經濟增長關系重大。如今,青島汽車產業已躋身千億級產業之列,與家電、食品飲料、高端化工等優勢青島老牌優勢產業共同支撐起青島工業的基本盤。
根據《青島國際汽車城產業發展戰略規劃(2022-2035年)(征求意見稿)》,到2035年,實現汽車產業營業收入5000億元,整車產能突破160萬輛,整車產量達到200萬輛。
青島汽車生產大市,也是汽車消費大市。截至2021年末,全市機動車保有量354萬輛,其中,私人汽車293萬輛,位居全國前列。擴大本土汽車消費,對促進青島汽車產業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此外,國家還在鼓勵消費者更換或新購綠色節能家電、環保家具等家居產品,鄉村旅游、休閑農業、文化體驗、健康養老、醫療健康消費、民宿經濟、戶外運動等領域作出安排。促進這些領域消費,青島有空間、有潛力。
03
系統謀劃,綜合施策
穩消費增長、促消費升級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系統謀劃,綜合施策。
發放消費券是有效手段之一,也是目前各地一個通行的做法。消費券能夠在短時間內提升居民的邊際消費傾向,放大乘數效應,“以小博大”,刺激放大消費需求,從而實現促進經濟增長的目的。
據不完全統計,4月初至5月下旬,至少有16個省27個相關地區出臺促消費措施,計劃投入約53.4億資金用于發放消費券、購物補貼等,消費券實際補貼力度或在10%左右。
從實際效果看,消費券對拉動消費的作用是明顯的。有研究表明,消費券對常態化發放消費券的發達地區,杠桿撬動比例可達6倍;對較少發放消費券的下沉市場,撬動消費可高達20倍;每1元的消費補貼能夠帶來平均3.5元以上的新增消費,消費券面額越大,對消費的促進作用越強。
根據計劃,青島將于5月21日至10月31日,在全市范圍開展“億惠青島嗨享生活”主題消費活動。期間,將發放家電、汽車、零售、餐飲、啤酒節,及線上平臺消費券等6種消費券,金額2.67億元。目的是更好地滿足市民購物、美食、旅游等多元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拉動消費增長,也拉動全市經濟的增長。

5月21日上午10點,青島第一批25000張家電消費券開始投放,1個小時內就被“搶光”。各種面額家電消費券首筆交易,均在領券后6分鐘內產生。商戶銷售數據明顯拉升,利群、利客來、蘇寧、國美、海信廣場等企業反饋,當日銷售額環比增長50%-390%。
當然,要充分發揮消費券的杠桿作用,需要增強消費券的精準性,要從“漫灌”向“滴灌”轉變。同時,加強“券后管理”,進一步規范與優化消費券的發放和使用,提升核銷率。
深圳的做法值得借鑒。5月1日起,深圳開啟消費電子和家用電器購置補貼活動,總額1億元,對消費者購買符合條件的消費電子和家用電器按照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每人最高不超過2000元。據統計,4月30日至5月3日,深圳消費電子和家電行業銷售額同比增長32%,各大零售門店總體客流同比增長41%。
消費有外溢性,深圳精準聚焦本地優勢產業,定向發放優惠補貼的做法,將消費需求更多地留在了本地,最大限度地拉動了本地產業的發展,更好地實現了擴大需求穩增長的政策初衷。

促消費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就消費說消費。
影響消費最直接的因素是消費邊際傾向。而影響消費邊際傾向的因素有很多,除個人偏好外,主要受到收入、信心兩大因素影響。這也是促消費的著力點。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加強公共服務質量供給水平,破除消費領域體制機制障礙,營造安全放心誠信消費環境,著力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和意愿,都將有利于消費的促進。 消費在我國經濟增長中發揮的作用舉足輕重。促消費,青島有基礎、有潛力,迫在眉睫,需要進一步謀劃推進,精準施策,為穩增長作出更大貢獻,為城市進階開辟新空間。
作者 | 吳帥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