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6月29日訊 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是事關群眾福祉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今年以來,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精心做好重點基礎設施項目規劃研究,全力保障重點項目早落地、早見效。
圍繞“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全面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求,持續強化市政交通體系頂層設計,編制完成《青島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中心城區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專項規劃》《青島市跨區(市)交通銜接規劃研究》《青島市連續流道路規劃研究》等規劃,適度超前、科學謀劃市政交通基礎設施布局,提升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助力構建“環灣引領、組團布局、藍綠交融、網絡支撐”的城市空間發展格局。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錨定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目標任務,建立基礎設施項目臺賬,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責任制,提前主動開展方案研究,高效提供全流程土地規劃服務。對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涉及農轉用報批等上報審批事項,積極與國家、省自然資源部門溝通,及時協調推進,全力爭取政策支持。通過容缺受理、并聯審批等創新服務舉措,有力保障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工程、南京路市政設施整治項目、地鐵三期7條線路工程(共139公里)等重點項目開工建設,并積極推進青蘭高速改擴建工程、沈海高速改擴建工程等16項省市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工程盡快落地。
在規劃編研及項目研究論證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高度重視與國內知名院所、權威專家團隊的合作交流,在規劃、道路、橋梁、隧道、管線、地下空間、施工等領域初步建立了由院士、設計大師領銜組成的高水平專家咨詢團隊,積極參與我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地下空間總體規劃、跨區(市)交通銜接規劃等規劃編研,以及重點市政交通項目方案研究論證,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科學、專業、權威的技術支撐。
在中心城區北部快速通道等項目的規劃研究論證階段,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創新運用實景三維、BIM+GIS、航拍實景融合動畫、交通需求預測模型、交通仿真模型等高科技手段,將現實場景與規劃方案融合,直觀展示方案與現狀的融合效果,現場評審規劃方案并動態調整,進一步提高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和精準性。
下一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立足青島實際,著眼長遠發展,科學謀劃、統籌布局,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持續做好基礎設施民生工程規劃研究,定了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全力推進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冰潔)
責任編輯:王逸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