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是“國際盲人節”。主題為“促進融合,消除障礙。”據調查,全世界老年人致盲的四大眼病是:白內障、青光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老年性黃斑變性。這些眼病如果不能及時診治,往往導致失明。海慈醫療集團眼科劉國軍主任醫師提醒老年患者,對這四大致盲眼病不能掉以輕心,如感覺到眼睛有這幾方面的病變,應及早上醫院檢查,以求得到及時和適當的治療。
一、老年性白內障
老年性白內障幾乎是雙眼發病,也可能一眼先發生。早期多無癥狀,但有的也會感覺到單眼復視或多視,但一般不影響視力,多在體檢時才發現。此外,有一種比較少見的類型稱為核性白內障,混濁首先自晶狀體的核心部開始。由于晶狀體中央部核密度增加,可產生屈折性近視,表現為近視或原有近視度數增加,而老花度數相對減少,甚至在閱讀時可摘下原有的老花眼鏡,使人誤認為是“返老還童”。
如果兩眼同時患有程度相同的白內障,個人生活就不能自理,別人可看出其眼的瞳孔變為灰白或白色。在整個患病的過程中,一般不會出現眼紅、眼痛、頭痛等癥狀,如果一旦出現這些癥狀,及時到醫院眼科檢查,以免因晶體膨脹并發青光眼而造成不可逆轉的失明。對于一般老年性白內障的治療,早期可選用呲諾克辛、還原型谷胱甘肽等眼藥水,以延緩病情發展。
隨著顯微手術的開展,目前一般視力在0.5以下就可考慮手術治療。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手術,是治療白內障最先進的技術,表面麻醉下十幾分鐘就可以完成一例手術,病人創傷輕,痛苦小,八九十歲的老年患者都能耐受。
二、老年人青光眼
青光眼是老年人的一種嚴重眼病,是造成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老年人青光眼大體上可分為兩大類:閉角型和開角型。閉角型青光眼發病是急性眼壓劇增,癥狀明顯而嚴重。如可引起眼睛脹痛和同側頭痛,看燈光周圍可出現五顏六色的彩環,視力急劇下降,甚至完全喪失視力。同時有的患者還可能出現惡心嘔吐和發冷發燒,以致有時會誤認為急性胃腸炎。此類青光眼如不及時到醫院治療,視力就會喪失殆盡;開角型青光眼多無明顯的自覺癥狀,可表現為閱讀疲勞,視力輕度下降,視野逐漸縮小,到晚期呈管狀視野,行動極度困難,最后完全失明。所以開角型青光眼容易被人們忽視,危害更大。因此,在眼睛發脹、視物易疲勞時,及時到醫院測量眼壓,以便及早發現,及時治療。
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多發生于老年人,是一種內分泌障礙性疾病,通過內分泌激素作用,影響全身各器官。糖尿病對眼睛的影響是多方面的,而引起失明主要是視網膜病變。其發生率隨著糖尿病的病程延長而增加,也與糖尿病控制好壞直接有關。眼底檢查時,在早期發現視網膜有滲出物,一旦波及黃斑區就立即影響視力。如糖尿病控制不好,視網膜反復出血,視盤和視網膜出現新生血管,同時伴有結締組織增生,視力會嚴重損害。反復出血進入玻璃體里,出血吸收產生機化條索牽拉視網膜引起視網膜脫離,最終導致失明和眼球萎縮。
對糖尿病應著重于內科治療,關鍵是控制空腹血糖和餐后兩小時血糖值。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需用激光治療,若玻璃體積血不吸收或玻璃體積血機化引起視網膜脫離,則需行玻璃體切割術,視力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復。
四、老年性黃斑變性
老年性黃斑變性也稱為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多發生于45歲以上中老年人,是眼底視網膜組織在黃斑區的一種退行性病變,可分為干性和濕性兩種。在治療上,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為玻璃體腔注射抗VEGF藥物治療,對于濕性老年黃斑變性治療效果較好。晚期病人,中心視力喪失,如大量出血至玻璃體,可根據情況行玻璃體切割手術,以清除積血,避免機化。在激光治療方面,主要有氪離子或氬離子激光、經瞳孔溫熱療法、光動力療法等,可根據不同部位和不同程度進行選擇。
青報全媒體記者 于波 通訊員 李均雁
責任編輯: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