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青島市行政機關負責人保持100%出庭應訴,行政機關庭前聯系成為常態,負責人出庭出聲情形增多、出聲效果初步顯現、出解意識開始形成……記者近日從青島中院獲悉,今年上半年全市法院行政訴訟案件審理情況,并重點了解了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出聲“新情況——
【鏡頭一】秘書長“出庭出聲”獲當事人稱贊。
5月18日,解某某訴青島市政府信息公開一案開庭。時任市政府副秘書長孫繼(現任市政府秘書長)作為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取得良好效果,獲當事人稱贊。
庭審過程中,行政機關負責人積極參與質證、辯論等多個環節,針對解某某提出的問題予以正面解答,回應其關注的焦點,打消了解某某心中的疑慮。庭審結束時,行政機關負責人還表示,庭后將研究解某某的具體情況,努力化解矛盾,爭取從實質上解決解某某的問題。行政機關負責人直面問題,客觀、務實的發言和誠懇、負責任的態度,在法庭上深深感染了當事人,極大地贏得了當事人的信任。庭后,當事人解某某專門寄來一封信,對本案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的行為表示贊揚。
【鏡頭二】“一把手”“出庭出聲”有效回應當事人疑問。
在青島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訴嶗山區人社局工傷認定一案中,該局局長姜海出庭應訴并積極發聲,針對當事人關于法律適用及程序方面的異議進行了充分的解釋,有效地回應了當事人的質疑,取得“以案釋法”的良好效果。
【鏡頭三】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參與和解,實質性化解爭議。
在青島某玻璃有限公司訴青島市生態環境局膠州分局行政處罰一案中,該局副局長王丕仁出庭應訴,并表示該局考慮到疫情對企業經營的影響,在不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前提下,行使自由裁量權降低罰款數額,該案當庭和解成功,原告撤訴,案結事了。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與行政爭議審前和解相互融合,彼此促進,共同助推行政爭議實質性解決。
據市中院行政審判庭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青島法院行政審判工作圍繞市委 “學深圳、趕深圳”、15個攻勢等工作部署,充分發揮行政審判職能作用,推進實質性解決行政爭議,積極助推法治政府建設,努力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優質司法保障。面對嚴峻疫情形勢,堅持疫情防控與審判工作兩手抓、兩不誤的工作主線,創新工作方式,全面提升行政審判質效。
一是“云端”審理新模式。充分利用“互聯網+”的無接觸優勢,探索微信視頻、智慧法庭、E送達等線上審理、送達新模式。1-6月通過互聯網開庭83件、法庭調查168件,確保人員不聚集、庭審不斷檔,有效保障疫情防控期間行政審判工作的高效運轉。上半年結案668件,同比增加27.24%,法官人均結案83.5件,平均審理天周期47.9天。
二是線上發布白皮書及典型案例。首次采用線上新聞發布會方式,發布2019年度行政審判白皮書和十大典型案例。針對行政審判工作中發現的典型性問題,及時向行政機關發送司法建議2篇,立足審判職能,助推法治政府建設。
三是創新方式指導基層行政審判工作。受疫情影響,以向全市法院下發2020年行政審判工作要點的方式替代“面對面”的全市行政審判工作會,從14個方面指導基層法院全面提升行政審判質效。6月中下旬分片區召開基層法院工作推進會進行巡回指導,以“全面提升審判質效、實現行政爭議審前和解中心實體化運行”兩項重要工作為抓手,進一步推進全市法院行政審判工作良性運轉。通過設置辦公場所、強化制度建設、遴選和解員、擴大覆蓋范圍、分類精準施策、規范運行程序、加強調審銜接等措施,初步實現審前和解中心實體化運行。
四是與市律協行政專業委員會召開座談會,研究建立多元化行政糾紛解決機制,有效引導群眾依法理性維權、促進法治政府建設等問題。期間,有多個案例入選全國全省典型案件,如一場庭審入選第二屆全國法院“百場優秀庭審”,兩篇案例入選全省行政爭議申請和解中心十大典型案例和全省法院司法救助典型案例等。
作為上半年的重點攻堅任務之一,市中院深入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用好抓實“四出”制度。今年3月,在市委政法委的指導下,與市司法局聯合出臺《關于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在行政訴訟中出庭、出聲、出解、出治的實施意見》,并由市委常委會討論通過。“市中院還逐月報送《我市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情況分析報告》。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進一步貫徹落實“四出”意見,發揮行政機關負責人化解爭議作用。通過鞏固流程再造成效、落實具體工作要求、用好“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和“行政爭議審前和解中心”兩個有力抓手,推動行政機關負責人牽頭化解爭議,行政機關負責人在出庭的基礎上,切實做到“出聲、出解、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