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庭會生病
教育界的專家指出: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制造一個問題兒童。
讓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就如同給她帶上了終生痛苦的枷鎖。很多家長把孩子的任性、不聽話、頑皮搗蛋歸咎在孩子身上,其實每一個問題兒童的背后,必有一個問題父母,這是鐵的規(guī)律。
孩子的問題,幾乎都是家長的問題,只是很多父母不愿意去看見自己的問題,總是想盡各種辦法修理孩子。

這樣的事情在我們身邊簡直是屢見不鮮。很多的家長,在心理咨詢的時候拉著自己的孩子,把孩子推到醫(yī)生面前說:“醫(yī)生,我孩子有XX毛病,你快給治一下,我們很著急?!?/p>
在現(xiàn)在這個社會中,很多家庭都生病了。然而大部分的家長治療家庭的辦法,就是不停的給孩子塞藥,大把大把地塞,企圖通過治療孩子、改變孩子來解決現(xiàn)狀。可實際上,在一個家庭中,孩子出現(xiàn)的任何問題,都是父母和家庭的問題。不管是心理上的還是生理上的。
2、孩子只是模仿者
在一個家庭里,孩子是最佳的模仿者,他們時刻以敏感于成年人三百倍的能力觀察、模仿父母的言行舉止。當父母的言行舉止、價值觀、教導是比較正向的,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就會往一個健康、向上的方向去發(fā)展。但當父母的言行舉止、價值觀、教導是不一致的、扭曲的,孩子就會產生很多的矛盾和問題。
我們每一個人的家庭,就像一個獨立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有健康、也有疾病。
在我們的生活中,往往非常關注孩子的問題。并且認為孩子的問題就是孩子自己發(fā)生的。但在接受一系列的輔導之后,父母就會發(fā)現(xiàn),所有孩子的問題,最后都是父母和家庭的問題。

如果母親忙于事業(yè),整天在外奔波;或者這個母親的心智停留在少女時代,沒有從父母處獨立,帶著孩子寄養(yǎng)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里,那么由于母親沒有扮演她的角色,沒有在妻子和母親的位置上,家庭在關系的結構上就會出現(xiàn)空缺(真空)狀態(tài)。然而,家庭需要完整的婚姻,必須有人扮演跟父親平等的角色來維持婚姻關系。于是,女兒可能會成為媽媽的“代理人”。小小年紀就會承擔起家里的很多責任,甚至做起一家老小的“媽媽”。
當爸爸忙于工作而忽略婚姻和家庭時,就有孩子漸漸地走到父親的位置上去代替父親的角色,這樣的孩子會變成“超級負責人”或“代理父親”,失去童年,害怕親密關系。
如果一個家庭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孩子,其中一個孩子會扮演可愛滑稽的角色取悅家庭成員(尤其是父母),這樣的孩子是減少父母摩擦的“開心果”。
還有一個孩子會在家中扮演“超人”“圣人”或者叫“英雄”的角色,在班里永遠是第一名、贏得榮譽、當選班長,這個孩子榮耀父母,為家庭提供面子。
也許會有一個孩子產生反社會行為,借著這些行為來表達父親(母親)隱藏在內心的對母親(父親)的憤怒。這個孩子也許是不學習、惹麻煩、多動、憂郁、自卑,他(她)的問題可能會轉移父母之間的沖突,甚至會使父母因為擔心他(她)而彼此親密起來。
獨生子女家庭往往由一個孩子反串所有的這些角色,由唯一的孩子承擔家庭的一切問題和需求,為父母而活。
當一個家庭生病了,一定會有一個或多個成員把家庭的病癥呈現(xiàn)出來。
而這個人往往是家庭中能量較弱的、敏感度較高的、年齡較小無力自我保護的那一個——我們的孩子。

3、孩子往往是家庭問題的“代罪羔羊”
有這樣一個案例:因父親家外有家,在父母瀕臨離婚的幾個月間,中學在讀的安靜、文雅、優(yōu)秀的女兒突然成績下滑、憂郁、輟學、自閉,最后離家出走并試圖自殺。
當母親因為女兒的狀況向父親示弱,父母二人協(xié)力來關懷女兒,并因為血緣關系難以割舍,經歷一系列事件之后,父親最終回歸家庭,女兒豁然痊愈,回到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軌道上。
另外一個案例:家庭中的兒子上中學時極其優(yōu)秀,初三下半年中考前幾個月,卻出現(xiàn)腹痛、腹瀉癥狀,無法正常上學。父母帶著他去各大醫(yī)院檢查,均未查出病因,無奈只好讓孩子休學,重讀初三。此時這個家庭的狀況是父親有關系親密的女友,常常在外留宿,母親極為苦惱。
當兒子莫名其妙的病癥影響中考和身體的成長時,父親開始回歸家庭并全力治療兒子,夫妻關系因齊心協(xié)力關照兒子而緩和。暑假過后新學期開始的時候,兒子復原了。這樣的孩子,便是家庭中的“代罪羔羊”?!疤孀镅颉蓖ǔJ羌彝栴}的承擔者、“代理人”,而家庭也往往因為這個孩子的問題尋求治療,使家庭有機會面對真正的問題??梢哉f,孩子為家庭提供了正面的犧牲、貢獻和服務。
孩子借著自己的問題行為來維系整個家庭的平和,他們寧可成為“問題兒童”,也要為家庭帶來一些幫助。而且,他們往往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

4、健康的家庭里各司其職
在健康的家庭中,每個人扮演健康的角色。
父母扮演父母、互為夫妻,經營家庭系統(tǒng)。
男孩從父親身上學習如何成為一個男人、如何成為一個丈夫、如何成為一個父親;
女孩從母親身上學習如何做一個女人,如何成為一個妻子,如何成為一個母親。
子女都在家庭中學習如何與異性相處、如何面對接下來的親密關系與社會關系。
孩子在父母身上學習有關做人的一切,學習:
如何做個正常、健康、有價值的人;
如何與他人保持適當界線而不做逾越角色的事情等等。
一個健康的家庭里面,每個人各司其職,做好自己的角色,愛會從家庭中自然流動,孩子自然身心健康,其樂融融。
你同意作者的觀點嗎?你覺得你的家庭中有什么“病”?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