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訊 7月24日召開的“全市企業上市工作專題視頻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對今年以來青島資本市場交出的“成績單”給予了令人振奮的評價:“今年以來,青島企業在境內主板、中小板、科創板、創業板、精選層及境外市場均有斬獲,創造出歷史最好水平;擬上市企業數量也創歷史最好水平;此外,新增輔導、報證監會及交易所企業數量創歷史最好水平。”
“三最”的直接體現就是,截至目前,青島市境內外上市公司總量達54家,其中境內主板上市公司達41家,兩項指標均居全省首位。
資本市場對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企業而言,資本市場是高飛遠飛的翅膀,不可或缺的動力之源;對城市而言,擁有境內外上市企業的數量,是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晴雨表”,是城市活力與朝氣的重要載體。
緣于此,青島資本市場的“三最”,如一面多棱鏡,折射出青島經濟發展的多個側面——
疫情之下,青島搶抓國家持續加大資本市場改革創新的“黃金機遇”,孜孜以求于以資本力量助力經濟轉型升級;企業、企業家們學習資本、借力資本、善用資本的熱情不斷高漲;青島資本市場“上市一批、申報一批、培育一批、儲備一批”梯次格局不斷升級與優化……
“三最”折射出的是青島在資本市場上的進取姿態,它標注的是一個新的開始。多年以來,資本市場的規模與速度,與先進城市存在較大差距;以經濟發展的總量與地位而言,資本市場難以與城市需求相匹配的局面,開始被有力地改寫。
站上新的起點,青島更有底氣去開啟做大做強做優資本市場的新征程。
搶抓國家機遇中的“青島身影”
今年以來,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進入深水區,在推出“科創板審核2.0”后,相繼啟動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新三板改革并推出精選層等多項重大改革,資本市場發展迎來重大發展機遇,企業上市掛牌全面提速。
令人欣喜的是,在資本市場重大改革帶來的黃金機遇面前,青島都沒有缺席!
7月27日,新三板精選層正式設立并開門迎客,分屬于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首批32家企業集體亮相并掛牌交易,其中就有一家來自青島的企業——建邦股份,這也是我省唯一入選的企業。
建邦股份主要從事汽車后市場非易損零部件的開發、設計與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制動系統、傳動系統、發動系統等,此次擬發行數量1042.30萬股,發行價格18.86元/股,發行市盈率17.7倍。
“內生動力,外生信心”的新三板精選層被視作中國資本市場持續改革創新的重要節點之一,精選層公司在掛牌滿一年后,只要能滿足科創板或創業板的上市要求,即可申請轉板上市。
也正因如此,入選精選層首批32家的都是在新三板成長壯大起來的優質中小企業和與民生就業緊密相關的實體企業,質量較高,經營和財務情況較為穩健。
在此之前的7月23日,“科創50”指數實時行情正式發布,作為青島科創板第一股,海爾生物醫療成為“科創50”指數首批50家樣本公司之一。
“科創50”指數是由科創板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50只證券組成,具有代表性充分、行業特征鮮明、科創屬性突出等特點,能夠集中體現科創板核心上市公司的股價表現,為投資者提供客觀表征市場和業績評價基準的工具。
往前一個月,即6月22日,創業板注冊制首批32家申報企業名單公布,其中包括兩家來自山東的企業,分別是青島德固特節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和山東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此次創業板試水注冊制的首批32家企業來自全國12個省區市,其中,廣東企業7家,北京6家,浙江5家,上海3家,山東、江蘇、安徽均為2家,寧夏、陜西、河南、吉林、河北各1家。
創業板注冊制改革被視作是穩步推行證券發行注冊制的重要改革舉措,也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提升資本市場功能的重要安排。
正因為沒有缺席資本市場改革帶來的機遇,今年以來,我市企業上市持續“加速跑”。
5月22日,威奧股份以“云上市”方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成為2020年青島第一家登陸A股的企業;7月8日,酷特智能在深交所A股創業板上市;高測科技將于8月7日在科創板上市;森麒麟輪胎通過證監會審核,將于年內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掛牌。
兄弟城市都在全力加碼
雖然青島企業上市工作呈現出齊頭并進、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但不容回避的是,青島資本市場積弱已久,在全國各個城市發力資本市場的當下,青島與先進城市的差距依然不小。
上半年,我市新增威奧股份一家上市公司,融資12.2億元,全國同期共新增A股上市公司119家,融資額近1400億元,青島分別占到全國0.84%和0.87%,不足1%。
與青島同屬“萬億俱樂部”的城市中,截至6月30日,杭州市上市公司已達201家,成為繼北京、上海、深圳之后,第4個實現破200家公司上市的城市。
據媒體報道,今年以來,杭州克服疫情帶來的極端不利影響,推動16家企業成功上市(過會),其中9家實現IPO上市交易,7家過會(過審)。
再來看與青島GDP排名接近的無錫,截至7月13日,無錫市A股上市公司達82家,境內外上市公司累計達151家,自2018年以來無錫上市的24家公司中,多為電子計算機、生物醫藥行業的企業。
今年2月份,寧波境內外上市公司數量就達到100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81家,在全國各大城市中排名第八,總市值超過1萬億元。
再把目光轉回山東,青島資本市場的優勢也并不突出,與全省經濟龍頭城市地位難言相稱。
上半年,我省共新增5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濟南奪得兩家,分別為金現代、中泰證券,A股上市公司總數達到29家;青島、淄博、棗莊分別新增1家。
截至目前,全省共計214家A股企業,青島、煙臺、濟南、淄博、濰坊5市擁有超過20家A股企業,16市A股企業實現全覆蓋。
頭部企業數量不足
如果說上市企業數量代表著一座城市資本市場發展的速度與規模,那么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如市值等),則意味著資本對企業發展優勢與市場競爭力的認同,是資本觀察城市的重要切口。
無論是單個上市企業還是整體市值,上市青企均未達到“強者恒強”。
7月20日,截至收盤,位于煙臺的上市公司——萬華化學總市值達到了2050.25億元,在全國近3900只股票中,排名第47位,成為全省首個市值突破2000億元的上市公司。
截至7月21日收盤,山東上市公司中市值超過千億元的共有7家,除萬華化學外,還包括濰柴動力、中泰證券、山東黃金、海爾智家、青島啤酒和歌爾股份,上市青企僅有2家。
我們還可通過另外一份榜單窺探上市青企在A股及全省的位次與體量。
日前,上市企業市值500強排行榜單正式發布,作為經濟大省的山東,15家上市企業上榜,與福建并列第八……
15家企業中,濟南共有山東黃金、中泰證券、華熙生物、浪潮信息以及中國重汽5家企業上榜,青島則有海爾智家、青島啤酒以及海爾電器3家上榜,煙臺、濰坊以及威海各入榜2家,濟寧入榜1家。
青島此次上榜企業數量較上期減少兩家,省內排名被濟南超越。放在全國城市層面上,青島也無緣前十。
7月22日,科創板迎來開市一周年,一年間登陸科創板的“魯企軍團”有6家企業,其中濟南以3家占據“半壁江山”,青島、煙臺、德州各一家,而就在7月14日、17日的短短四天之內,濟南就有恒譽環保和山大地緯兩家公司登陸科創板。
青島已在全面提速
唯有正視差距,才能縮小差距。“三最”成績的取得,就基于清醒的認識。如此,才能迎頭趕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多層次資本市場集中了一個城市最優秀的產業與企業,做大做強做優青島資本市場,培育優勢產業,發現、儲備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尤其是創新型科技企業是根本之所在。
企業家是企業發展的決定因素,做大做強做優青島資本市場,企業家更是當仁不讓的“主角”,正因如此,從去年11月開始,我市推出一項雄心勃勃的企業家資本市場行動培訓計劃:利用一年時間,分階段、分梯隊對全市一萬名企業家進行資本市場知識培訓,全面提升企業家資本市場意識,培育一批青島領軍企業和后備企業力量,打造中國北方資本強市。
截至目前,青島共舉辦各類線上線下培訓103場,參訓企業超過8500家次,參訓人員超過9200人次,借力資本尋求企業發展新空間也正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自覺行動。
熱切擁抱資本市場,正成為越來越多青島企業的共同行動。截至目前,我市除高測科技、森麒麟輪胎、建邦供應鏈等3家企業過會、過審待發,還有德才裝飾、中加特電氣、百洋醫藥、豐光精密等15家企業在證監會、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和全國股轉系統審核;思普潤水處理、有屋智能家居、中科英泰等12家企業在證監局輔導,待發、排隊、在審和輔導企業達到30家,創造歷史最好水平。
做大做強做優青島資本市場,加快建設北方資本強市,青島正在“加速”!(青報全媒體記者 傅 軍)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