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日上午,膠州灣第二隧道工程開工儀式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隆重舉行。隨著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清憲宣布項目正式開工,膠州灣第二隧道建設的“發令槍”正式打響。觀海新聞記者在開工儀式上獲悉,膠州灣第二隧道在世界建設史上,將是海底隧道建設規模最大、海底公路隧道長度最長、隧道領域施工復雜程度最高的超級工程,將突破超特長隧道通風防災、大斷面隧道穿越大規模斷裂、超大直徑盾構與鉆爆法隧道海中對接、超大直徑盾構承受超高水壓等世界級難題。
2、目前,地鐵8號線北段(膠州北站至青島北站)正在空載試運行,將于年底前開通。為確保通車后的設備運行穩定,北段啟動了接觸軌集中修工作。在此次集中修過程中,隨著移動式靴軌檢測裝置——“小黃蜂”上線,使得檢修效率提高了5倍!
同時,地鐵4號線也傳來了好消息。觀海新聞記者今天從青島地鐵獲悉,10月,青島地鐵4號線03工區TBM掘進月進尺突破900米大關,達到923.95米。標志著青島地鐵4號線施工取得突破性進展。青島地鐵4號線共設25座車站,目前,明挖車站14座、暗挖車站10座全部進入主體施工階段,7座車站已完成封頂。
3、29日上午,青島怡坤物流有限公司、青島邦達吉通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等共計6家企業獲頒海關AEO認證企業證書,這也是山東自貿試驗區獲批以來青島片區內首批通過海關AEO認證的企業獲頒證書。
4、29日上午,由中鐵建工集團山東有限公司承建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國際科教新城一期主教學樓F3主體結構正式封頂。一期項目計劃于2021年底完工,2022年投入使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青島國際科教新城一期項目位于青島市藍色硅谷區域內,是山東省“雙招雙引”重點項目、青島市社會民生類排名第一位的重點項目。
5、以糖原含量為目標性狀,經10余年研發,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培育出的長牡蠣“海蠣1號”通過農業農村部審定,成為2020年度全國14個水產新品種之一。據“海蠣1號”研發團隊負責人之一、海洋所研究員李莉介紹,作為生物含有的三大營養物質之一,糖原不僅與牡蠣的肥滿度密切相關,而且還是牡蠣鮮味的主要呈味物質,直接影響著消費者對“蠣味”的口感。
6、29日下午,中超保級組迎來一場焦點大戰。青島黃海青港隊1:2不敵武漢卓爾,輸掉雙方的首回合比賽。
7、觀海新聞記者從青島市公安局即墨分局交通警察大隊獲悉,即墨區11處固定式智能交通技術監控設備,將于10月31日啟用。
8、29日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73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介紹,10月26日,青島市將李滄區樓山后社區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根據青島疫情總體形勢,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按照科學精準防控要求,決定解除青島方向人員進京的必要管控措施,青島進京人員在測溫正常且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動,不需再持抵京前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