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學習強國了嗎?
2020年11月1日,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出題入選學習強國“每周答題”,為十月第五周答題,出題內容圍繞“萊西會議”展開。
關于“萊西會議”你了解多少?
1990年8月5日-10日,中央組織部、中央政策研究室、民政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在山東青島萊西縣聯合召開全國村級組織建設工作座談會,史稱“萊西會議”。

萊西會議的重要成果,是通過了《全國村級組織建設工作座談會紀要》,沉淀形成、向全國推廣了“三配套”的萊西經驗。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在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大包干”,將土地包產到戶。農民在生產上有了自主權,村集體功能相對弱化,農民對村黨支部依賴程度降低,出現了“包產到了戶,要不要黨支部”等困惑。
當時在縣委組織部分管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周明金,先后9次帶領工作組,采取駐村蹲點、走村入戶等形式,走遍800多個村、走訪近萬人次,深刻剖析問題根源,總結提出了“以黨支部建設為核心,做好村級組織配套建設;以村民自治為基礎,做好民主政治配套建設;以集體經濟為依托,做好社會化服務配套建設”村級組織建設工作法,并在全縣實踐,形成了“三配套”經驗雛形。
作為農村基層黨建“萊西經驗”的實踐者和創新者,周明金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稱號。

萊西經驗的核心要義是,著力強化農村黨支部的領導權、領導力、領導權威,解決了村級黨組織的領導權“要不要”“能不能”的問題。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著重強調,發端于萊西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在全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希望山東增強進取意識,勇探新路。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進鄉村振興,關鍵要靠村級黨組織。村級黨組織必須做到“打鐵自身硬”,在結構框架、功能釋放、制度設計、創新質感等方面確保與此相適應、相契合。隨著農業產業化、農村現代化進程的加速推進,通過土地流轉、建設家庭農場、發展現代農業企業等對農村土地進行重新整合,已經是大勢所趨。這意味著原有的以萊西會議為基礎建構起來的村級黨組織的組織結構、領導體制等,也必然要進行適應性變革。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指出,農業大省的責任首先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要把糧食生產抓緊抓好,把農業結構調活調優,把農民增收夯實夯牢,把脫貧攻堅戰打好打贏,扎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責任編輯:王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