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夜幕降臨,燈光一盞盞亮起,形成色彩絢麗的城市景觀。燈光是旅游城市夜色的靈魂,青島的亮化景觀品質不斷提升,浮山灣、上街里、即墨古城等地的燈光秀聚集了超高人氣。
然而,燈光有時也會帶來“美麗的煩惱”。近年來,與城市亮化相伴隨的光污染問題逐漸顯現,不少市民反映城市燈光擾民,過度照射的廣告招牌燈、景觀投射燈、工地探照燈、球場照明燈等,影響了正常生活和身體健康。
既要防治城市光污染,又要讓城市燈光更具“智慧”,是城市生產生活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一道“必答題”。
解決燈光擾民的煩惱,首先要避免燈光濫用。目前,光污染的界定存在難度,管理部門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可操作、可落地的執行標準,明確光污染“歸誰管”“怎么管”。另外,在城市燈光規劃中,應綜合考慮周邊環境、季節、假期、時段等因素,合理布置光源,調整沿街商鋪廣告牌、交通補光燈、工地探照燈的光源角度、亮度,給大功率強光源加裝遮光罩,避免照明燈變“擾民燈”。
不僅如此,城市的燈,更應該閃耀智慧的光。就像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紅石崖街道辦事處郝家社區的一處灘涂上,街道辦事處專門架設了照明燈,保障市民、游客的趕海安全,緊急時刻,照明燈可變成“救命燈”。還有在浮山綠道嶗山段,山路一側的智慧燈桿格外醒目,智慧燈桿上的傳感器和攝像頭能夠及時發現、識別火情和其他突發情況。
建議有關部門積極行動,推廣先進經驗,完善城市照明的智能控制網絡,結合人工智能、5G、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技術手段,加快“多桿合一”智慧燈桿布局,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讓青島的燈亮起來,更要“靚”起來,在宜居宜業宜游的高品質灣區城市建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