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市人防辦對標上海、深圳、杭州等先進城市做法,以人防職能轉變為契機,聚焦流程再造推動“放管服”改革,聚焦制度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通過“一地申請、一網受理、一次驗收、一日辦結”,從申請、受理、驗收、辦結四個環節,形成青島人防行業“四個一”審批生態鏈。我市人防行業申報材料、網上辦理、審批時限等指標均達到全省最優,1至9月份全市人防工程建設指標逆勢攀升,竣工人防工程面積同比增長60%,新增平戰結合人防工程面積同比增長58%,在建工程面積同比增長5%,人防工程竣工面積占全省33%,繼續領跑全省各地市。

一、先試先行,外省企業來青實現一地申請
在制度改革中回應企業關注點,解決審批服務中的堵點、難點問題。多年來,人防領域由于行業特點,存在地域界限過于分明的頑疾,也是人防企業反映的最突出問題。針對這種情況,分批次推進人防審批改革,將“外省人防甲級設計機構辦理進魯承擔人防工程設計任務項目登記業務,不再要求取得所在地省級人防部門的意見”作為先行先試切入點。制定發布《青島市人民防空辦公室關于調整外省人防甲級設計機構辦理項目登記有關事項的通知》,在全省率先取消了青島市執業的外省人防甲級設計機構辦理“進魯承擔人防工程設計任務項目登記”業務的市級層面審核,在我市執業的外省甲級人防設計機構在辦理人防工程項目登記業務時,不需再回其資質注冊地的省級人防部門征求意見,實現了“一地申請”,大大減輕了外省人防企業來青發展的負擔。
二、協同聯動,整合審批要素實現一網受理
圍繞“互聯網+政務服務”要求,協調各相關部門,通過整合審批要素,動態調整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編制公布辦事指南,堅持“不見面是原則、見面是例外”原則,制定下發了《人防工程建設領域應對疫情便民服務的通知》,開辟“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板塊,將人防工程建設項目涉及的所有審批事項全部納入“一網受理”。在辦理承諾制審批業務時,申請人只需通過網絡將資料和信息傳送到審批系統即可,真正實現了“不見面、零跑腿”審批。同時,通過“一網受理”,辦事企業和群眾可全程跟蹤查看辦理進度,并可進行網上咨詢、投訴等,同步實現了審批信息全公開。目前,人防企業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上可辦率達到100%,一次辦好率100%,即辦件率80%,零跑腿率80%,多次得到省人防辦和人防企業的表揚和好評。

三、勇做減法,放大溢出效應實現一次驗收
用行政審批的“減法”換取企業和市場活力的“加法”,用“放管服”改革的勇氣放大惠企政策的溢出效應,最大限度提升人防企業在青發展的舒適度。對依申請其他權力事項進一步簡化申報材料,將地下空間兼顧人防事項審批時間報審材料由8項減為1項。在此基礎上,今年9月制定發布了《關于深化人防工程施工圖審查改革的通知》,自2020年10月1日起,在全市范圍內取消人防工程施工圖審查,所有行政許可和政府服務事項不再將人防工程施工圖審查合格書作為前置條件和申報要件,人防工程施工圖審查不再計入工程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減少審查時間4-15個工作日,“一次驗收”不再是紙上談兵。此項改革出臺后廣受企業好評,僅1個月時間,便有10余家企業反映,此舉加快了項目建設進程,還可以減少約30天的銀行貸款利息,大大節約了建設成本。
四、重點突破,對標深圳標準實現一日辦結
深化“放管服”改革也是人防系統一場深刻的自我革命,在改革過程注重充分發揮“燃燒激情,建功青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改革中體悟“學深圳 趕深圳”的精神實質。針對人防行業特殊性和復雜性,經過反復考察對接,選取膠州市作為試點進行重點突破,攻堅克難。對膠州市人防行政審批事項通過“減”“并”“調”的方式進行了清理,審批事項由12項減為3項,與深圳人防審批事項數量相同。同時取消了“結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審批”中的“防空地下室設計意見”環節,壓縮人防審批時限75%,取消了“單建人防工程建設許可”中的“單建人防工程初步設計文件”環節,壓縮人防審批時限25%。我市成為全省人防系統第一個實現縣級人防審批全域改革的城市,膠州成為第一個實現“一日辦結”的縣級市,膠州市的經驗得到省人防辦充分肯定,下一步將逐步在全市人防系統進行推廣。
責任編輯:李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