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大腦”與“四肢”兼具的工業大模型
卡奧斯讓AI不僅能夠讀懂工業語言、理解工業工藝及機理,還能生成工業執行指令及執行工業機械控制

■卡奧斯工業大模型COSMO-GPT涵蓋智能問答、文本生成、圖文識別、控制代碼生成、數據庫查詢、輔助決策、運籌規劃等功能。
當前,AI大模型已經成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主導力量。在Sora、文心一言等視頻、語言大模型改變眾多創作行業生態的同時,工業大模型也正在悄然改變著工廠車間。記者從4月16日省委宣傳部“行走先行區 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主題采訪團走進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的采訪中獲悉,依托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卡奧斯已打造了工業大模型COSMO-GPT,功能范圍覆蓋智能問答、文本生成、圖文識別、控制代碼生成、數據庫查詢、輔助決策、運籌規劃等,推理的準確率達到96%以上,意圖識別準確率達到85%以上。
作為區別于通用大模型的行業大模型,工業大模型擁有更廣博的工業知識和更深度的工業行業技能,能夠讀懂工業語言、理解工業工藝及機理、生成工業執行指令及執行工業機械控制。“與內容生成類大模型不同,卡奧斯工業大模型既有‘大腦’也有‘四肢’,既能決策又能執行。它不僅可以準確分辨工業場景的需求,識別CAD模型、設備程序、設備數據等工業語言,還能夠針對任務、需求的多樣性,從內置的3900多個機理模型與200多個專家算法庫中,自主調度合適的模型或通過多模型融合解決問題。”卡奧斯工業智能研究院技術總監王超介紹,目前該大模型已注入了562個工業數據集,有300多萬條高質量工業數據。
這種一個指令“做到底”的能力,提升了大模型的工業精度,也讓人工智能應用落地工業更加便捷、成本更低,進一步助推工業智能的普惠應用。目前,卡奧斯工業大模型已經在智能柔性裝配、生產工藝優化、工業企業智能中臺等領域得到應用。
以洗衣機的生產工藝優化為例。注塑是洗衣機生產的重要工序,其生產過程看起來不過是模具開合,背后卻牽扯著溫度、壓力、成型周期、模具健康、能耗等復雜的工藝和參數。這些,讓工廠中使用了數十年的注塑機設備,成了一個只能依靠人工經驗調試的“黑箱”。
為探索最優工藝,讓主觀經驗升華為科學易用的工業智能。卡奧斯搭建起洗滌產業大模型,以數據透明化為核心,探索洗滌注塑領域最優工藝參數及能耗,提升產業數字化競爭力。如今,模型已形成了待機和停機決策、模具設備匹配、智能工藝推薦算法模型等核心算法,并將相關領域核心指標定義拉通,打造出透明化、可視化的工廠注塑指標看板,可通過優化排產、模具使用、工藝和智能決策,助力工廠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實現成本和能耗最優。基于卡奧斯工業大模型的應用,工廠可對設備的健康狀況進行提前預警,減少設備故障,生產效率提升5%,節能降耗35%,量產調試降費50%以上。
工業大模型的應用并不局限于生產制造環節。在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卡奧斯還打造出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化能碳價值運營,讓企業的能源管理實現由“人找事”到“事找人”的轉變。隨著工業大模型技術的應用,卡奧斯平臺可基于大模型自動調用節能診斷算法為企業在特定時期生成節能診斷報告,并匹配合適的生態方,形成可落地的解決方案,自動推送給企業運營人員或團隊,讓企業把握能碳管理的“主動權”。
2024年年初,卡奧斯工業大模型COSMO-GPT入選工信部“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名單,并在首屆制造業智能化解決方案創新大賽總決賽上獲得一等獎。(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孫欣)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