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島真情巴士K1路公交車駕駛員于義睦背著乘坐輪椅、準備去進行康復訓練的一名男孩上下車,贏得車廂內乘客們的鼓掌稱贊……青島早報抖音號發布這條視頻后,眾多網友為這暖心一幕點贊。這名“輪椅男孩”叫赫赫,今年13歲了,每天都需要到青島市區做康復訓練。 6年前,真情巴士K1路駕駛員于義睦、盧振華偶然碰到這個“輪椅男孩”后,每天都會背著他上下車,從未間斷。青島早報也對這一新聞進行多次報道。 11月21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的白巖松在主持《新聞周刊》時,為兩名青島真情巴士公交司機于義睦、盧振華點贊。
公交駕駛員結緣“輪椅男孩”
2014年10月1日,貫穿青島西海岸新區東西的重要交通紐帶快線K1路正式開通。上崗第4天,盧振華準備執行從珠山路發往安子公交樞紐站的營運任務。一位中年婦女用輪椅推著一位大約六七歲的男孩朝公交車走來,熱心腸的盧振華見狀趕緊下車將行動不便的孩子抱上車,并及時將輪椅拿上車。當時他和孩子都沒有想到,就是這一次相助,開啟了孩子與K1路駕駛員6年的緣分。
次日,盧振華再次碰到這對母子,他立刻上前將孩子抱上了車。孩子的媽媽被盧振華的熱心所感動,就將孩子的情況如實相告。原來,孩子名叫赫赫,“孩子出生的時候因重度窒息導致腦損傷,不會站立行走、說話,天天要去市區做康復訓練。”赫赫的母親張女士告訴盧振華,赫赫的爸爸要上班,平時主要是自己帶著兒子乘坐K1路再轉乘隧道巴士抵達市區。赫赫媽媽全職在家照顧赫赫,一家子全靠著孩子父親微薄的收入維持生活。
聽了赫赫媽媽的講述,盧振華既難過又心疼,想要幫助這個孩子。下班后,盧振華立刻將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師傅——義睦勞模工作室的創始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于義睦。二人商量一定要讓赫赫像其他人一樣過上有尊嚴、有價值、有意義的生活。
“輪椅男孩”有了“干爸爸”
康復不僅需要好的體力,更需要毅力和耐心,無論哪一方面,對一個孩子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經年累月的枯燥康復,赫赫時常會有情緒波動,不愿去康復。為了鼓勵赫赫堅持訓練,于義睦和盧振華想盡辦法。赫赫愛吃香蕉,于是于義睦當班日就會準備幾根香蕉,赫赫坐車去時吃一根,做完康復吃一根,回來路上吃一根。于義睦還會表演山東快書,最初赫赫上車后在始發站里,于義睦就為赫赫表演一段。為了鼓勵赫赫堅持康復,今年7月盧振華還購買了一部新手機送給赫赫。
6年間,于義睦和盧振華將這份關愛從公交車上延續到赫赫的生活中。于義睦主要負責學習,幫孩子買書買玩具;盧振華主要負責生活,幫孩子買衣服買鞋。在于義睦的號召下,義睦勞模工作室的薛明敬、張紅娥等成員都加入了幫助赫赫的行列,定期到家里探望赫赫,帶著他出門游玩。慢慢地,K1線路的50多名駕駛員都認識了赫赫母子,都會主動幫忙。
為了表達對公交師傅們的感謝,赫赫和媽媽用手機制作了“謝謝您·好人”電子相冊,赫赫也時常為于義睦、盧振華發來“于爸爸,注意身體”“盧爸爸,你開車要注意安全”這樣的暖心微信。 6年間,在公交師傅們的熱心陪伴下,赫赫從不會說話,到現在能斷斷續續說出“……爸爸,你……好”等簡單的問候語,從不會走路到現在可以自己步行幾十米。雖然步履蹣跚,說話斷斷續續,但這幾十步、幾個字的進步讓公交師傅們感受到莫大的幸福。
青島真情巴士見真情
央視《24小時》欄目用10分鐘以“真情巴士見真情”這樣的欄目標題,詳細講述了他們6年幫助特殊兒童的事跡。在節目中,主持人這樣說道:“兩位平凡的公交司機在日常忙碌的奔波當中看到了這樣一對求醫母子的不易,于是就主動伸出援手,而這一背就是6年,這6年的堅持,從兩個人的善舉到一個車隊的接力,他們背著一個病童的身影,走著走著就變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兩位司機的善行帶動的不光是這50多位司機,其實通過這一車車的乘客,他們的真情和善行也向這座城市更多的人擴散。這輛真情巴士名副其實! ”
記者了解到,這并不是真情巴士駕駛員第一次被中央電視臺點贊報道,多年來,馬波、李曉莉、陳云姣等公交駕駛員的事跡也曾被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國家級媒體報道。此外,在剛剛舉行的全國精神文明表彰大會上,青島真情巴士集團有限公司獲評“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劉海龍 肖夢婕)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