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保無人機為小麥噴灑農藥。
深秋時節,在平度廣袤的農田里,時常可見裝有北斗輔助駕駛系統的大型拖拉機掛接小麥精量播種機在田間馳騁。平度農機手侯元高說的一段話一天時間三次登上央視新聞——“今年是我們第二年使用精量播種機播種,它的好處是前后雙鎮壓,播種量精確,再就是深淺一致,后期小麥出苗,苗齊苗全長勢好。”
這只是平度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農業機械化樣板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平度市抓住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和青島市綠色增糧先行示范區機遇,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協同發展,高效助力農業節本增效、農民增產增收。目前,平度市農業機械總量近21萬臺(套),其中各類拖拉機及聯合收獲機等動力機械近6萬臺;全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已達91.5%。新型、智能、復式作業機械發展迅速,推動農業機械化、現代化高質量發展。

全國花生機收減損現場演示觀摩會在平度市成功舉行。
推廣無人植保解決種田農民的“噴藥”困擾
病蟲害是田間管理的一大難題,噴灑農藥是農業生產中任務量重,傷害程度較高的環節。平度市著力補短板,自2007年開始引導使用無人植保飛機,降低了勞動強度,目前,農用植保無人機保有量達到2100架,作業面積285萬畝次以上,承擔了該市85%以上的植保作業任務。植保無人機還承擔了巡田和出擊功能,無人機飛行時能實時監測作物生長狀態,進而生成作物養分圖。同時,操作手的手機上收到病蟲害預警信息后,立刻啟動無人機飛防作業,進行病蟲害防治。
發展北斗輔助駕駛提高耕整地質量
北斗衛星導航技術作為農業機械智能化技術中的一項關鍵技術,在近幾年已應用于耕、種、管、收等農業生產各環節,并在生產實踐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應用效果。它對農業機械進行適時調整、精準定位,保證了作業質量和作業精度,不受自然條件和時間因素的影響,提高了工作效率。與農業機械相結合,可實現無人駕駛,有效替代人工操作,減少了勞動強度,節約了勞動成本。近年來,平度市大力發展北斗無人導航系統,截至2024年6月底,全市共安裝北斗智能輔助駕駛系統2000余套,為現代化大農業不斷注入新動能。
發展衛星平地增加防災減災能力
多年的種植過程中,種植戶遇到了土地不平整、出現水洼甚至內澇等較大難題。特別是在一些雨水較大的年份,種植戶非常苦惱。
2022年,種植戶高建竹購置了一臺大彎梁式衛星平地機。“這個北斗衛星平地系統能夠自動對地塊進行數據采集,并以當前挖土鏟所在點的高程作為平地基準,根據鏟斗的實時高度控制平地機的自動升降,平出的土地精度可達到2厘米,不僅整齊、均勻,還帶有一定的坡度,能夠減少洪澇災害,助力作物增產增收,種植戶很歡迎。”高建竹說。
推廣高性能播種機械提升作物單產
在耕地不增加的情況下,要實現單產提升,必須向精準化作業要產量,高性能播種機是平度市近年來推廣應用的重點。
自2022年以來,平度市雙鎮壓高性能小麥播種機達到40臺、玉米播種機達到30臺。據了解,高性能小麥播種技術可以一次性完成旋耕(耙耕)、鎮壓、施肥、播種、再鎮壓等工序,有效減少小麥播種的作業環節,提高播種質量,促進小麥單產提升。在高性能播種機配備電動控制裝置及北斗衛星測速裝置,一方面可以精準控制播量,另一方面使播種機的排種器在作業過程中排種量可隨作業速度的變化而變化,保證播種均勻一致,實現小麥苗齊、苗壯。播種機的雙鎮壓裝置,可有效避免出現冬天凍苗、死苗情況出現,從而有效提高小麥播種質量,為小麥豐產豐收奠定基礎。(毛海剛 葛曉升 余海龍)
責任編輯:張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