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1日訊 機關干部走進12345政務熱線當起“接線員”,到街道社區、企業體驗“網格員”和“聯絡員”……近日,青島市委黨校第57期中青班集中開展社會調研實踐活動,33名學員利用一周的時間深入街道、社區、企業調研走訪、學習考察,接聽政務熱線600余次,到基層街道處理“12345”督查件,調研特色產業,與社區群眾、企業員工一起嘮家常、話發展,傾聽百姓心聲、化解群眾難題,以實際行動提升“三化一型”素質能力。
“我愛青島·我有不滿·我要說話”民聲傾聽主題活動開展以來,青島市委黨校積極發揮智庫作用,專門成立民意分析專家教授團隊和熱線接聽博士教師團隊,組織開展“我當一天接線員”活動,設立12345政務熱線“黨校專家專號”和“學員接聽席”,聽民聲、匯民意、聚民智、解民憂,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專家博士“接線員”為百姓出謀劃策
日前,市委黨校法學教研部青年博士李志強在12345政務熱線擔任接線員時,接到一位市民來電,反映某區單位公房配售合同造假問題。來電市民情緒激動,通話持續了半個多小時。李志強耐心地傾聽完市民的傾訴,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并在結束當天的接話工作后立刻與教研部的其他專家教授進行溝通,第二天給市民回電,提出了進一步建議。市民接到來電后非常驚訝:“黨校專家前一天就耐心地解答了我的疑慮,沒想到第二天又打電話回訪,提了很多有針對性的建議,十分感謝!”
為充分發揮黨校智庫作用把脈定向、集思廣益,不斷推動“三我”民生傾聽主題活動往深里走、往實里走,今年5月開始,市委黨校專門成立了民意分析研究教授團隊和熱線接聽博士團隊兩支團隊,分別由近20名教授職稱的教研人員和14名青年博士組成。博士團隊一線接聽熱線,傾聽民情民意,教授團隊后方支援,紓解民憂民怨,兩支團隊聯合作戰、積極發聲,做好對群眾關心問題的專業解讀工作,更好地疏導社會情緒。在青年博士參加“我當一天接線員”活動的基礎上,市委黨校又聯合市政務服務熱線創新開設了“12345市委黨校專家專號”,市民來電可直接轉至“專家專號”席位,由黨校博士教師以“專家坐診”的方式在線為市民解疑釋惑、出謀劃策,共同為“愛青島·讓青島更美好”獻計獻策。
傾聽民聲是為了更好地問計于民、問政于民,找到精準治理的發力點。作為地方黨委政府的重要智庫,黨校參與全市“三我”活動伊始就樹立了以調查研究為路徑,以優化決策咨詢機制為著力點,以完善和提高我市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為最終目標的工作思路。
青年博士接線團隊通過每天認真記錄《接線民情日志》,梳理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痛點、堵點問題,結合各自研究領域深入思考、調查研究,撰寫形成了一批有價值、有分量的決策參考報告。其中,《關于強化預付消費卡監管,著力紓解民生痛點的對策建議》《關于補齊青島“兒童公園”建設短板的建議》《關于基于民生視角保障市民落戶購房需求的建議》《關于加快推進我市老舊樓加裝電梯的建議》等8篇咨政報告獲得市委市政府領導批示肯定。
黨員干部傾聽民聲提升“三化一型”
為使領導干部更好傾聽民聲、了解民意、體察民情,市委黨校創新將“三我”接線活動引入黨校主體班次現場教學中,把學員到12345當接線員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必修課納入教學計劃,在12345政務服務熱線專門設立“市委黨校學員接聽席”,配備專業接線員以“1幫1”的形式給予指導幫助。
據了解,今年春季學期組織第41期處級干部進修班等三個班次9名學員代表到政務服務熱線開展民聲傾聽體悟實訓;秋季學期,安排第42期處級干部進修班、第43期處級干部進修班、第57期中青年干部培訓班等三個主體班次43名學員代表參加體悟實訓。
學員們通過感悟“接線員”“辦事員”“服務員”角色,體察民生疾苦,實現自我教育,并自覺把在黨校學到的本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實現理論學習和業務實踐有機統一,學思踐悟一體化加力,最終化為“燃燒激情、建功青島”的具體行動,提升“三化一型”的能力素質,真正讓“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地生根。
下一步,市委黨校還將組織部分專家教授、青年博士積極參加《問政青島》等媒體訪談節目,并與市政務服務熱線辦聯合開展“局長(會同專家)公開接話日”活動,讓各領域專家教授就特定熱點話題與主管部門一起進行公開接話,以第三方身份實時解答有關問題、解讀公共政策。動員和組織三個年級10個班次的在讀研究生也輪流到12345熱線大廳擔任接話員,強化學員的黨性鍛煉,增進與群眾的感情,切實提高應急處突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佳旎 通訊員 丁琳 孫偉超)
責任編輯:岳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