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了一組數據:
2017 年上半年,全國各級民政部門和婚姻登記機構一共辦理離婚登記 185.6 萬對,比去年同期上升 10.3%。
說實話,這個數字嚇到了我了。
一直都知道,這些年離婚率居高不下,可看到節節攀升的真實數字時,才真正意識到離婚真的是個大事兒。
到底是什么,讓這么多最初期待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的夫妻分道揚鑣?
從婚姻的發展狀態來看,其中有4個階段是危險期:

第一個危險期:新婚第一年
新婚后的夫妻心理上可能會遇到的兩個困難:
一是失落感襲來:對婚姻的期望值過高,但真實的婚姻生活多是平淡的。
另外,戀愛時,人們有意無意展現自己優秀的一面,但婚后生活在一起,缺點就都暴露出來了。
二是夫妻兩人生活習慣和性格磨合的難度超乎想象,容易產生挫敗感和郁悶……
不妨試著這么做:
a. 接受對方的不完美、激情有所消退的現實。
b. 包容差異,理解磨合,避免自我中心或把小矛盾上升到對與錯、愛不愛的地步。
c. 親密關系也有自我和邊界的問題,雙方需不斷試探調整到雙方都感到舒適的狀態。
第二個危險期:產后第一年
有報告指出,妻子孕產期男性出軌率較高。這個時期是婚姻相當艱難的階段。主要體現在:
a. 性的方面
女方在孕產期性的需求多數下降,但長時間沒有性生活對男人來說較難忍受。
b. 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陷入惡性循環
女人特別渴望丈夫的呵護、支持、關心和幫助,可偏偏男人由于種種原因,如情感表達不夠,一心只想多掙錢養家,或對女人的脆弱、生活的瑣碎感到厭煩以及性的不滿,沒有給予甚至忽視妻子的情感訴求。
c. 孩子出生帶來經濟壓力
面對這么多的壓力和困難,可以試著把握這些原則:
1. 男人要注意平衡工作和家庭,在特殊時期一定要對妻子多體貼和呵護。
2. 女人要平衡對孩子和丈夫的投入,不可顧此失彼,盡可能滿足丈夫情感與生理的需……

第三個危險期:七年之癢
面對這個危險期,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
a. 保鮮
要爭取保持戀愛的狀態,如約會、自我形象的管理、小的驚喜、愛的儀式感如紀念日等等,不要因為結婚多年,就懶或沒心氣兒做這些。
b. 不能太快地讓愛情轉為親情
特別是有了孩子就降低伴侶角色的重要性,讓位于父母的角色,甚至連稱呼都變為 “孩子他媽(爸)”。
c. 常更常新才是長久之道
不是常換人,而是人不斷成長變化,兩個人同步成長,夫妻做久了,最重要的就是始終有新鮮、雙方感興趣的內容可聊。

第四個危險期:中年危機
中年危機一般分外在的危機和內在的危機。
外在的危機來自上有老、下有小的經濟、時間、精力等壓力。
內在的危機則是指心理和精神上的危機、崩潰,典型的體驗如空虛、人生無意義感、無價值感、失去奮斗目標、衰老等,對婚姻的挑戰不言而喻。
對于中年危機的議題,心理學給出的思路是:培養共同興趣愛好、找到精神寄托、自我探索、開發創造性、投入到比個人更大意義的活動中。
說白了,放眼更廣闊的世界,你也許會發現生活中的遭遇并不算什么。
你認同作者的觀點嗎?你的婚姻現在正處在哪個階段?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