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學到高中,青島晚報《作文課》欄目精選刊登的每一篇作文都見證著晚報小記者成長的印記。其中,有喜悅,有傷感,有振奮,有反思。小記者的指導教師會作貼心點評,發掘文中閃光點的同時,指出哪些細節還可以寫得更好。同時,我們還將廣泛邀請耕耘在教育一線的語文名師及島城知名作家,以專業的視角解析中高考作文的最新動向和趨勢,讓小記者和廣大讀者有更多收獲。
倉鼠小湯圓
香港路小學 李允皓
一身潔白無瑕的皮毛,一張小巧玲瓏的臉蛋,加上水汪汪的眼睛,這就是我朋友家的倉鼠——小湯圓。
小湯圓是個不折不扣的吃貨。每當有東西伸進籠子里,她便立即挺起鼻子聞呀聞,飛一般地跑過去,張口就咬。她出生還不到兩個月,就可以輕易咬碎栗子、花生,我的表帶也差點遭殃。
她還很喜歡運動。每天吃完晚餐,便爬上轉輪跑了起來,不跑上一百圈不罷休,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特別值得我學習。
有一次,趁她吃下午茶時,我們悄無聲息地把她放入一個大箱子里。她迷茫地望著四周,像一個迷路的少年。突然,她拼命地撲向了箱壁,用盡全身力氣爬呀、爬呀。可箱壁又高又滑,使她的好幾次“攀巖”變成了“玩蹦極”。終于,她頑強地爬了上來,卻滑進了另一個像峽谷一樣深不可測的箱子。只見她靠在箱子的一頭,飛快地沖了起來,使勁一跳躥上了箱壁。她一次又一次滑落,卻一次又一次爬起,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真令我敬佩!終于她靠著那股倔強勁兒回到了家。她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直接躺在地上梳理起那濕透的毛發,仿佛還在為剛才那九死一生的冒險而心有余悸呢。
韓英老師點評:本文取材于真實生活,小作者觀察細致入微。通過具體事例,體現出小倉鼠貪吃的特點和鍥而不舍的精神。整篇文章結構完整,語言生動活潑,字里行間透露出對小倉鼠的喜愛之情。
去香港
櫸園學校 生一諾
二年級的一天,媽媽帶著我去香港游玩,我很興奮。下了飛機,我們坐大巴去酒店。香港的街道干凈整潔,綠化很好,空氣清新,忙碌的人們秩序井然,到處是一片繁榮景象。
第二天,我們去參觀了香港科技館,那是一個充滿知識與樂趣的地方,早就耳聞那里有舉世聞名的動能和勢能轉換裝置,我親眼目睹了高達22米的能量穿梭機,它以碾球展現了勢能轉化為動能的全過程,整個裝置足有兩層樓高,我上上下下地看了好幾遍,真是令人嘆為觀止。我在那里待了一整天,大大小小的項目看了個遍、玩了個遍,這一趟果真不虛此行。
我們還去了迪士尼樂園和海洋公園,體驗了很多既好玩又刺激的游樂項目,真是過足了癮。其中最難忘的一個項目就是 “霹靂戰車”,隨著戰車越轉越快,媽媽嚇得像丟了魂似的大喊大叫,一開始我覺得很好笑,后來也覺得很害怕,雙手緊緊地抓住扶手,雙眼緊閉,只聽到耳邊呼呼生風,我心跳加快,快得像要蹦到嗓子眼了,一圈又一圈……最后終于慢慢停了下來,我長長舒了一口氣,拉著媽媽的手逃也似的離開了,腳踏實地的感覺真好啊!
我還想去一次香港,我喜歡那里的一切。
徐璐老師點評:文章開篇交待事件,寫明香港給你留下的印象。你通過抓住香港的環境、設施的描寫,表達自己對香港的喜愛之情,用詞準確、生動,讓我也對香港萌生了興趣。文中你運用總分結構,點明科技館的“奇妙”,比喻句形象生動地表現出心中的緊張之情,讓人身臨其境,喜歡你的文章。
《海底兩萬里》讀后感
青大附中 趙明愷
說起《海底兩萬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它是生活在1828年到1905年之間的法國著名科幻作家儒勒·凡爾納寫成的。故事講述了法國的阿龍納斯教授一行人誤入神秘的“鸚鵡螺”號潛水艇,并與尼莫船長一起探索世界的故事。
與眾多科幻小說不同的是,《海底兩萬里》具有驚人的預見性。在成書之前,還沒有一艘類似書中一樣的水下航行工具,而在此書寫完幾十年后,第一艘實戰用潛水艇才建造完成,且與書中所寫潛水艇非常相似,并且書中準確預言了現代深海潛水服的存在,而這些發明誕生時,作者已逝世多年。這些驚人的預言,體現了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細細品味書中的情節,還能感受到作者強烈的民族情懷。在作者的另一部大作《神秘島》中,位列主人公之一的尼莫船長的身份已經被點出,他就是印度的達卡王子。在他的祖國成為屈辱的殖民地時,父母妻兒全部在英國殖民者的兇殘行徑下去世,只有尼莫船長一人逃出生天。從那時起,尼莫船長便堅定了要為祖國和親人報仇的信念,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他們造出了神奇的“鸚鵡螺”號。在遇到英國戰船時,滿懷仇恨的尼莫船長毅然決然地把它擊沉。
為家人復仇后,他也不愿茍活于世,將“鸚鵡螺”號引入了洋流漩渦。在整個對尼莫船長的描寫中,無不體現著對殖民者的滿腔憤恨。但正如書中所說,在這收養他的海底國度中,那充滿家國情懷的深仇大恨最終在他野心未馴的心中消泯無蹤,在所有船員都已死亡的情況下,他成了孤家寡人,最后,他竟在五個殖民國家的人陪伴下壽終正寢,多么有戲劇化的一面呀!
當你在海上游玩時,抬頭望望碧藍的天空,再低頭俯視深邃的海洋,你是否會想起《傳道書》上說過的一個問題:“誰可曾探究茫茫深淵? ”我想,在儒勒·凡爾納天馬行空的構想中,答案,只有兩個人。
老師點評:小作者思考深入,見解獨到,行文思路清晰,表述流暢且重點突出,足見閱讀和寫作功底深厚,仿佛把我們帶到了那片神秘海洋。
游黃果樹瀑布
青島富源路小學 蘇乃容
暑假里爸爸帶我去貴州旅游,實現了我親眼目睹黃果樹瀑布那壯麗的奇觀絕景的夢想。
經過幾個小時的飛行,飛機降落在貴陽機場。走下飛機天就下著小雨,早就聽說了一句諺語: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到了貴州才發現,這個說法一點沒錯。
第二天清晨,我們便坐車去黃果樹瀑布。還隔著兩三里地,就聽見隆隆的水聲。隨著車子的行進,那隆隆的聲音變得越來越大。汽車轉過山頭后,突然,那壯觀的瀑布一下子出現在眼前。別的地方的瀑布是狹長的飛流直下,而黃果樹瀑布卻是寬度比高度還要長,就像巨大的白布,從天空中拋灑了下來,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那氣魄實在是驚人,怪不得有“中華第一瀑”之稱呢!
下了車,我們直奔黃果樹瀑布。哇!看到了,看到了,那碩大的飛瀑自天而降,像一匹匹發怒的馬從空中奔馳而下,又如垂落的天幕,或者像滾滾巨龍,以排山倒海之勢呼嘯飛瀉。直瀉下的瀑布落入犀牛潭中,涌起無數水柱,忽高忽低,激起水花萬朵,四處拋撒,騰起一片片煙霧,猶如萬馬奔騰,氣勢磅礴,真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啊!我完全沉浸在壯麗的美景之中,陶醉在飛瀑的雄壯的音樂之中。
地球在控訴
市南區實驗二小 徐言渝
工廠的煙囪太糊涂,沖著天空一陣亂涂。太陽的衣服被染成了黑色,變得渾濁透頂。骯臟的污水真可憎,對著小河一頓亂吐。清澈的河水被染成了灰色,小魚小蝦都中了毒。垃圾飄進海洋,海豹被鋼圈套住,海龜的頭上裹著塑料袋,海鳥吞進了垃圾無數。南北極的冰川在融化,北極熊站在浮冰上,心底是絕望的吶喊。樹木被一棵棵地砍下來,用于蓋起高高的房屋;小鳥沒了森林做家園,只能另覓新地。全球的氣溫正在升高,新鮮的空氣越來越少,物種的滅絕正在加速……啊,地球在控訴!
金迪老師點評:這首詩描寫了環境污染的種種跡象,強調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全文新穎獨特,結尾深化文題,發人深省。
游北嶺山森林公園
嘉定路小學 劉樂晨
金秋十月,秋風送爽,我和媽媽一起去北嶺山森林公園游玩。
沿著都昌路的入口,我們進入了北嶺山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松槐環繞的兩條石棧道和一個涼亭。我們沿著涼亭邊的路拾級而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不一會兒就到了犀牛廣場,它的中心有一個奔跑狀的犀牛雕塑,這可是標志性的建筑。廣場上的人們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踢毽子,有的玩輪滑……這里是人們健身、休閑的好地方。
沿著林蔭小道向下走,就到了被連綿起伏的山巒所包圍的小西湖,碧波蕩漾的人工湖上,倒映著綠的山,紅的亭,黃的樹,真像一幅優美的山水畫。湖上優雅的白鵝和調皮的鴨子有的在追逐嬉戲,有的在引吭高歌,有的撅著屁股把頭扎到水里找食吃,看著它們憨態可掬的樣子,讓人忍俊不禁。
在這秋意漸濃的北嶺山走一走,看一看,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動的畫卷中,讓我久久不忍離開。
蔡文慧老師點評:小作者這篇游記,將移步異景和寫景空間順序結合起來,滿眼盡收北嶺山的美,只要用心生活,處處皆美景。特別是作者能夠大膽仿照課文 《西湖》一課的句式,讓文章增色不少。(本版主持人:青報全媒體記者 張譯心)
責任編輯:張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