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即墨,“即發”“即墨老酒”“青島正大”“琴島電器”等地產品牌薈萃,品類繁多,遍及制造業、食品業、服務業等各行業,位居青島各區市高端品牌培育企業數量總榜第二位,成為“品牌之都工匠之城”青島城市品牌軟實力的強力輸出者。
城市品牌是一個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是地區綜合實力的一張名片,是增強城市競爭力和促進城市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近年來,我區把實施名牌戰略、開發和培育優質名牌產品作為戰略任務來抓,品牌隊伍不斷壯大,現已累計創建琴島牌電熱毯、北洋牌烤魚片、即發牌印染布、紅妮牌針織內衣等山東名牌97個;培育即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酷特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英吉多健康產業有限公司、青島森麒麟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山東省制造業高端品牌企業,成為即墨制造業最具特色的軟實力和軟資源。
作為我區傳統針織服裝行業的龍頭企業,1955年創立的即發集團有限公司擁有員工2萬余人,是全國大型紡織服裝、發飾品生產出口基地,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12.29億元,在“2020年山東省民營企業品牌價值100強榜單”中,即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位居第56位,品牌價值為43.33億元。
“目前,我們正在致力于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技術的研發,建設了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小試和中試示范線。該技術的推廣應用對我國紡織工業的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即發集團工作人員表示,越是傳統企業,越要重視創新能力。即發集團早在1996年就成立了技術中心,2004年被認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除此之外,依托“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機遇,即發集團還在越南、柬埔寨建立了以ERP、MES、物聯網、機聯網為核心的信息系統,實現了生產運營各環節實時監控與設備的信息交互,極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和供應鏈的協同水平,推動企業由傳統的大批量、大規模制造向柔性生產、敏捷制造轉型。
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傳統產業集群正加速科技創新,由產業鏈低端轉向高端,集聚優勢從低成本轉向高創新,品牌企業向集群規模化、品牌化、高值化快速演進。
要增質,亦要提量。如何將現有地產品牌“矩陣”進行“擴容”,培育更多新品牌?我區以更開闊的品牌思維,基于品牌企業大力培育品牌產業,通過差異化打造,多元化構建,為即墨城市品牌注入新內涵。
為此,我區基于唯一性原則,充分挖掘城市獨特的要素稟賦,找到城市的個性、靈魂與品質。加速推進即墨第一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即墨黃酒”,通過創建黃酒博物館,開發產學研一體路線等向更深層次挖掘黃酒產業價值,為品牌發展注入多元化元素。強化即墨湍灣紫蒜、金口芹菜、白廟芋頭、即墨地瓜“三品一標”農產品的培育宣傳和技術服務,不斷提升市場影響力和知名度,支持“三品一標”產品參加全國性或區域性展會,積極爭取相關農產品獎補政策,提高廣大農產品生產者發展“三品一標”的積極性。
與此同時,深度培育質量獎梯隊,調研摸底產值過億元的企業106家,形成包含“中國質量獎”“省長質量獎”“市長質量獎”“青島市卓越績效標桿企業”4個層面的品牌建設梯隊。今年一季度,我區商標申請量2538件,同比增長38.23%,居全省第4位,商標注冊量1755件,居全省第7位;有效注冊商標總量28846件,比2019年底增長6.16%,居全省第8位。今年上半年,商標申請量和注冊量達到5000件和3500件。 劉耀澤
責任編輯 劉錕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