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溝通是個很重要的事。
在和孩子、伴侶、父母、同事、領導等人的溝通中,如果你能與對方的溝通和諧一致,你們的關系就會被迅速拉近。
“好好說話”看起來很難,小技巧特別多。
但其實所有技巧,都跳不過最底層的兩條線。
無論你在跟誰的關系里,在與人溝通中,都存在著兩條線:
一條線叫做“情”,一條線叫做“理”。
如果對方想跟你談情,你卻在跟他講理,他就會感覺很煩。
如果對方在跟你講理,你卻跟他談情,他也會感覺很煩。
溝通不舒服,是因為頻道不對。
即使你們在談合同,這么理性的事,你們的溝通也會受到彼此的情感、對方帶來的感受所影響。
如果對方讓你感受到舒服,你會無意識地想在利益上遷就他。
即使你們在談戀愛,這么感性的事,你們在談到某一件瑣事的時候,如果沖擊到了你認為的正確,你也會無意識想矯正下對方的做法。
情和理,在溝通中是同時存在的。
有的時候人會顯著性想談情,有的時候人會顯著性想講理。

所以,在與他人的溝通中,你要先去判斷對方是想跟你談情還是想跟你談理,然后你再拿出相應的方式來應對。
當你們的頻道一致了,你們的溝通就能順暢了。
同樣的,如果你想氣死對方、噎死對方,那么在他想跟你講理時,你就可以跟他講情。
他想跟你講情時,你就可以跟他講理。
那么你就能夠讓他溝通的能量堵在那里,讓他特別的難受了。
比如說,對方想向你請教一件事情該怎么做,而你卻只跟他談情,那么你就能達到讓他難受的效果了。
02
要判斷你或對方到底是在談情還是在講理,首先你要有識別能力。
怎么算是講道理?
談觀點、提建議、做分析、都是在講道理。
你只要是在談論某個事情,你就是在講道理了。
有的人經常覺得委屈,覺得自己說的都是對的啊,為什么對方總是不愛聽呢?
是的,你是對的。即使你的道理是對的、是好的、是有利的,但它也還是個道理。
當對方不想走“理”這條溝通線時,即使你的道理再怎么正確,也是很讓人心煩的。

怎么算是講情感呢?
認同、理解、看見、表達情感、共情都是在談情。
你只要是在談論這個人,你就是在講情感了。
比如說,溝通中的這些表達:對、是、不容易、很難、好委屈、好辛苦、好絕望、好厲害、好開心,這些都是在講情。
你是在表達這個人怎么了,而不是這件事怎么了。
比起這件事情應該怎么做,你更關注他的處境是什么、情緒是什么。
你眼里裝著的是事情本身還是做事情的人的感覺,決定了你的溝通是在講理還是談情。
“理”和“情”可以在溝通中同時存在,并不沖突。
但在溝通中會有一個側重點,那就是對方更在意什么,你更在意什么。
你需要去覺察那一刻彼此更在意的是什么,然后就可以調整自己去配合對方。
或者邀請對方配合自己,你們的關系就會更加和諧。

03
道理線是條明線,情感線是條暗線。
喜歡講大道理的人會只看到道理這條明線,看不到情感這條暗線。
我記得多年以前有一次去相親,我為了展示自己有多厲害,就對姑娘聊天的內容一通地分析。
最后姑娘說:你怎么跟我媽一模一樣,這么愛講大道理啊?
后來回憶起那次聊天的情景,我才反省出我當時的正確打開方式不應該是向她展示我有多厲害,而是應該幫她發現她有多厲害。
然后我又思考了一下:為什么我那一刻無意識地忽略了情感線,只抓了道理線?
因為我對自己就是這樣的啊。
一個人之所以喜歡講大道理,是因為他就是這么對待自己的。
他對情緒和情感不夠敏感和重視,他對待自己的方式就是天天給自己講道理,告訴自己應該這樣做應該那樣做,所以他對別人也是如此。
你也可以去問問自己:
當你遇到困境的時候,你是更渴望解決問題呢,還是更渴望被人理解呢?
你是更需要被安慰呢,還是更需要被幫助呢?
你是會先去安撫自己呢,還是要先去說服自己呢?

04
愛講大道理的人,擁有了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很棒的資源。
這條腿很長了,就需要發展下另外一條腿。
反之,總是渴望被理解、被關心的人,也需要發展下通過學習、思考來自己解決問題,發展理性的能力。
溝通中的兩條線,每條都很重要。
擅長其中一條線的人,能夠匹配同樣情境的人。
但如果你愿意學習發展多一條,你將會更擅長與人溝通,帶給彼此愉悅。(叢非從/文)
你認同作者的觀點嗎?在溝通中,你是愛講感情還是講道理?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