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石家莊一對95后確診夫妻的行動軌跡,引起了網友熱議。
妻子的行程是:● 買菜、買水果、買包子、買饅頭、買雞柳● 買文具修手機● 帶孩子看病
丈夫的行程就簡單了:上網+吃飯+宅家。

網友紛紛感嘆:這不就是當代喪偶式婚姻的縮影么?給自己找了個討厭的室友,還不能換宿舍!
有人認為,早婚早育有弊端,會導致夫妻進入婚姻后,卻還沒有能力承擔責任。
也有人覺得,掙錢,已經是對男人家庭責任的要求了;家庭內部事務,本就不是男人的分內事。
這對夫妻背后的故事我們不得而知,也不做過多揣測。
但不得不說,與之類似的婚姻現狀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實在因為,幾十年來,喪偶式婚姻的局面從未改變,到95后了,居然還是這個樣子?
01.
95后都開始“喪偶”式生活了?
喪偶式婚姻到底對女性有多么不友好?
明明兩個人生活在一起,但卻好像活成了兩條平行線。
女人負責帶娃和家務,男人似乎只負責自己。
如果說,這樣的生活也并非丈夫想要的樣子,那這種婚姻狀態可以說是雙輸的——沒有人在關系里真正感到快樂。
即使2021年,喪偶式生活仍然普遍存在。
比如我的朋友95后小C。
小C由于意外懷孕,22歲就登記結婚了。
婚前,兩人感情很好。沒想到,婚后一起生活之后,就慢慢變味了:
● 老公開始對她的話充耳不聞,打游戲打到昏天黑地,也開始對她說話不耐煩。
● 兩個人生活的相交點越來越小,甚至發展到除了吃飯,兩人幾乎都不會坐在一起超過5分鐘,更別說陪她說會兒話。
● 后來,家務和帶孩子的任務也“順其自然”地落在了她的頭上。
如果她和老公商量,他要么找借口不干,要么就是跟她吵,還把吵架的原因歸到她身上,覺得是她找事兒!

小C也反思過,是自己的問題嗎?是給他的空間不夠嗎?
但最后她發現,老公想要的生活,就是家務她全包,他能繼續坐享一部分單身生活的自由。
如果她提意見,就是她在鬧在作,只要她安靜接受這一切,兩個人就能繼續和平共處。
他認為婚后的生活,本來就應該這樣。
但是小C知道,這絕對不是她想要的生活。
在一次次爭吵中,她一次次錯愕:他為什么變成了這樣?
小C回想起,老公家里,小時候,家里從來都是婆婆管家里大事小事,公公從不過問,而且婆婆也從不讓老公碰任何家務。
老公都已經習慣了,回到家就有人自動承包了所有家庭事務,而他只需要顧好自己的學習。
耳濡目染的家庭氛圍,再加上從小就沒有承擔家庭責任的習慣,自然,當老公有了自己的家庭,也容易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小C開始有些后悔。看起來是兩個人的家,卻是一個人的孤島。
婚前她最看重的,只是兩人是否足夠相愛,卻沒有意識到:
關鍵時刻,所謂家庭責任感,對方的三觀,心理成熟度才是重要的。
02.
喪偶式婚姻,誰是罪魁禍首?
小C的婚姻,自然無法代表所有年輕人,但我們可以瞥到一些苗頭:是什么導致了喪偶式婚姻?
我總結了3點。
a. “男主外、女主內”觀念
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今天仍然影響著很多人。

在挑選結婚對象時,很多人首先考慮男方的經濟實力,但是對他是否會分擔做家務、帶孩子不太關注。
喪偶式從婚前就埋下了引雷。
b. 原生家庭模式沿襲
就像小C的老公,上一輩父母的相處模式是男主外、女主內,下一代缺乏一個更開明的行為模式,就容易沿襲。

甚至年輕女性進入婚姻困境后不甘心,也會被媽媽、婆婆勸其接受——“我年輕時也這樣過來的”,繼續隱忍。
c. 伴侶的人格成熟度
但是老公個人怎么樣,也很關鍵。
如果心理足夠成熟,有獨立思考能力,即使受老一輩和社會的影響,也會成居家好男人。
可見,改變一個社會和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很難,而選擇一個心理成熟度高的伴侶,可操作性確實更強一些。
03.
別人家的好男人是什么樣子的?
難道就沒一個好男人嗎?不是的。
知乎上,一個爸爸的分享,堪為男性楷模。
他有兩個孩子,但做了以下事情:
● 每天照料孩子的梳洗及早餐,帶孩子去托兒所;
● 每天做早餐給妻子吃,親親抱抱;
● 平日也做飯,自覺做家務;
● 孩子出生一個月,給他們洗澡,讓妻子坐月子;
● 晚上跟孩子一起玩及梳洗,陪孩子說故事和哄睡;
● 獨自照料妹妹(初生嬰兒),換片、洗澡、喂奶等;
● 周末及假日單獨帶孩子出外玩;
要知道,這個爸爸人家工作也很忙,有時客戶緊急要求談判,需要加班開會,有時周末出差,陪不了家人。
但這個爸爸仍然會盡量在事業和家庭中做出取舍,不讓妻子成為獨自照料孩子的那一個。

雖然仍然是妻子承擔了照顧孩子的主力,但這位爸爸也在盡力。
他說:“我不能提供陪伴的數量,就只好盡力提供陪伴的質量。
我相信這一份努力,是打破喪偶式育兒困局的可行方法。
只要真心愛家庭,沒有什么困難是不可能克服的。”
同時他還建議各位爸爸:
請放下「照顧小孩是媽媽天職」的落后(思想),照顧小孩不是跟他玩一陣子,而是二十四小時、三百六十五日無間斷地照顧孩子一切生理及心理問題。
你忍心讓你愛人獨自承擔這可怕的工作及責任嗎?
一個人承擔是心身痛苦的,兩個人共同承擔則是同甘共苦。
雖然身體累了點,但反而促進夫妻關系,共同成為對方的戰友。
這才是是妥妥的正能量。
真的,不做甩手掌柜的丈夫和爸爸,不知道會給家庭增加多少幸福指數。
對于男人來說,自己也會因為增加了付出和參與感,而和家人的情感緊緊相連。
這時,家,才真正連成了一個整體,而不是各為孤島。
04.
婚前擦亮眼睛,拒絕巨嬰
說到這,在婚前就擦亮眼睛,學會鑒別一個足夠成熟、有擔當的伴侶,是不是很重要?
那么,如何鑒別出一個心理成熟的伴侶呢?
心理學者William C. (M.D.) Menninger 提出,心理成熟度包括:
● 愛的能力● 解決問題能力● 現實感● 希望能力
通俗點,可以總結為5點:
成熟度不足的伴侶,傾向于用逃避、抗拒、忽略的方式回避問題。
而心理成熟的伴侶,
1. 在對方表達不滿時,能從中聽出對方的需要,
2. 也能回應、共情到對方,共同商量解決辦法;
3. 并且能夠自我反思,
4. 也能自尊自愛,懂得尊重對方,
5. 用平和的方式表達、傾聽和支持對方。
和這樣的伴侶相處,你的付出可以被看見,你的訴求可以被聽見,你的困難也可以得到對方的支持。
甚至不分什么你的我的。
兩個心理成熟的伴侶,會在婚姻中成為“我們”這樣一個整體,共同面對問題。
而不是一個整天帶娃看病,一個賴在網吧里通宵。
家庭里的每個角色,都能體會到家里的關愛、理解與支持。而不是一個人累死,另一個人敲竹杠偷懶。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才是一個社會、一對夫妻的正常狀態啊。
2021年了,人們注定要學會不斷自省、成長,才能幸福。丈夫們、爸爸們尤其應該這樣。(Susie/文)
你對這對小夫妻的家庭生活如何評價?你家的生活模式是夫妻共同參與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