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不睡覺刷視頻、一大早起床后就戴上眼鏡戳手機、做家務的空檔還要掏出手機玩兩把“消消樂”……越來越多的老人成了“手機控”。有數據顯示,我國有9.4億網民,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網民占10.3%。在我國,99.2%的網民使用手機上網,這意味著,移動互聯網上活躍著約9600萬銀發族。那么,銀發族都在移動互聯網上干什么?究竟是什么讓他們“欲罷不能”?

事件A 老爸上廁所不忘看手機
在兒子楊波看來,父親老楊現在是個“老網癮”,這讓楊波有些始料不及。在楊波的印象中,老楊還是那個十多年前總在自己耳邊念叨別沉迷上網的父親,只不過現在的老爸已經變成整天抱著手機聊天、上網、看新聞的“低頭族”。楊波心里默默吐槽:當初你念叨我的話,真該錄下來放給你聽。
自從老楊家牽了網線,在兒子的指導下,他學會了聊微信、看視頻。手機就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老楊一不小心就掉進了“網”里面?!爸灰坏每眨野志鸵活^‘扎’進手機里,叫他都要喊兩遍才能‘叫醒’他。老爸有一大愛好就是上廁所看手機,有一次他上廁所的時候看手機,結果手機掉到馬桶里,他擔心被叨叨,自己第二天悄悄買了個新手機假裝啥事沒發生?!睏畈▽τ浾吒锌?,長大了才發現,父母也是越老越小,年紀大了就像小孩子一樣,讓人哭笑不得。
子女有話說
老楊雖然玩手機玩得不亦樂乎,兒子楊波卻慢慢開始擔憂了?!鞍胍箍?2點了還在看手機,嚴重影響睡眠?!睏畈ㄕf?!熬W絡一方面,幫助老爹開闊視野;另一方面,上網成癮易引發頸椎病、眼疾、心腦血管等多種疾病,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不利?!睂Υ?,楊波笑言,已經和父親在不經意間完成了角色轉換。“現在我爸上網久了,我念叨他的話基本和十多年前他念叨我的內容差不多?!?/p>
事件B 老媽看手機看成近視眼
“最近總聽我媽嘟囔說自己眼睛有點看不清,我以為是她年紀大了,有點老花眼,于是帶她去眼鏡店準備配一副老花鏡,結果驗光結果出來讓我很納悶,我媽居然近視了。回想起我媽常捧著手機傻樂的樣子,我終于明白是什么原因了?!奔易幍侣返哪屡肯蛴浾咧v述了自己的煩心事?!拔覌屢郧耙暳芎?,我以前上學的時候,我媽經常跟我說少玩手機,對視力不好,沒想到現在因為玩手機變成近視眼的居然是我媽!”
穆女士的媽媽今年65歲,自從智能手機普及后,她就開始玩一些手機小游戲。從“連連看”“消消樂”到“德州撲克”“麻將大全”等,一天下來,她用手機玩游戲的時間至少也有一個多小時。開始的時候,全家人對她每天玩玩手機游戲這個“小嗜好”并沒有什么意見。但是這兩年,穆女士的媽媽迷上了短視頻,不僅每天在平臺上刷新聞資訊、搞笑視頻,還會將短視頻轉發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或者轉發給親戚朋友,有時一天捧著手機的時間達到五六個小時?!懊看吸c開視頻,時間就過得特別快,有時候覺得就看了十幾分鐘,沒想到卻看了快一個小時?!蹦屡康膵寢屢哺杏X到了這樣下去不是很好,但嘗試了幾次改變后收效甚微。
子女有話說
穆女士的小侄子剛上幼兒園,有幾次她媽去接小孫子放學,結果因為沉迷看手機,遲到了,這讓兒子兒媳有了微詞,兒子甚至吐槽她,“抱著手機的時間比抱孫子時間多”。穆女士說,有好幾次她都想和老媽溝通溝通,但老人每次就拿“好好好,我知道了”搪塞,“說了好多回,結果老媽還是總拿著個手機在那刷刷刷,真是像極了我讀書時候敷衍我媽的樣子。”
事件C
老爸變“宅男”忙著“戳”手機
去年,梁女士為老爸更換了新款智能手機,并教會他如何使用微信等常用軟件?!拔野中愿癖容^內向,平時不太愛和人交流。退休之后,我擔心他老悶在家里,別再憋出病來,就買了新款智能手機給他解悶,想著豐富一下老人的退休生活?!钡珱]多久,梁女士就發現了問題。原本愛讀書、愛看報,沒事還愿意上公園遛遛彎的老爸,現在變成了標準的“宅男”,每天從早到晚捧著手機不撒手,書報丟到了一旁,連上公園遛彎都不肯去了。從早晨起床,梁女士的父親就戴上眼鏡,斜倚在沙發上開始“戳”手機,整整一個上午,連姿勢都沒怎么變過。
子女有話說
“太愁人了,小孩的手機可以設置‘青少年模式’,老人的手機能不能也推出個可以定時強制禁用的‘老年人模式’啊?!绷号空f,她很擔心父親這樣下去身體會出現問題,于是就和媽媽合計每天強行將父親“轟出家門”,要求他必須戶外活動1小時才能回家。
觀點
老年人戒“網癮”需家人支持
青島沙盤游戲學會首席專家呂金虎認為,網絡成癮已不再是年輕人的“專利”,一些老年人也出現“成癮”狀況,需要引起社會和子女們的注意。
在呂金虎看來,對于老年人而言,隨著年齡的增長,除了各項生理指標都有所變化外,其心理特征也發生很大變化。網絡上豐富多彩的內容,對老年人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從積極方面看,現代化的手機網絡,給老年人帶來極為豐富的資訊,擴大了信息接收量,豐富了生活內容。但是,如果老年人過度使用網絡,會導致明顯的社會功能、心理功能損害,這也是網絡成癮的核心特征。如果一個人的思維與行動完全在網絡的“掌控”中,這個人就會渴望更經常上網和更長時間停留在網上,那么其情緒體驗也隨之被網絡所“操控”,在意外或被迫不能上網的情況下,會產生煩躁不安等情緒體驗和全身顫抖等生理反應,必須逐漸增加上網時間和投入程度,才能獲得以前曾有的滿足感。更令人擔憂的是,一旦網絡成癮,會導致多種沖突性:與周圍環境的沖突,比如家庭關系、朋友關系的消退和惡化,現實生活中,一些老年人沉迷網絡中后,對家里的人和事不管不問,將全部精力投注在“在線關系”上,“在線朋友”變得比現實生活中的家庭成員和朋友更重要,并自得其樂,顯得很“自私”;與其他活動的沖突,比如正常社交和社會活動、其他愛好等;自己內心的沖突,意識到過度上網的危害而又不愿舍棄上網帶來的各種精神滿足。
呂金虎建議,要防范和解決老年人的上網成癮問題,需要多方面的共同關注和努力。從社會層面講,在給老年朋友開展健身娛樂、社會活動、人際交往等方面加強硬件和軟件建設,讓老年朋友在現實空間中能夠獲得更多的幸福感。從家庭層面講,做子女的多回家看看,和老人多交流,減少老人的孤獨寂寞,同時在老人的手機使用上也可以做些合理設置,避免其無限制上網。(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宋振濤)
責任編輯:李婧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