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當時還在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工作的郅克謙,赴美國密歇根大學做訪問學者。一般國內醫學專家赴外研修有兩種方式:一是在實驗室做基礎研究,二是經過較為嚴格的考核進入臨床學習。郅克謙經過密歇根大學語言關和臨床技能的考核后,獲準進入臨床學習,從而有了更多的機會見識國外開展手術情況。一天,門診來了一位患有口腔腫瘤的60歲女士,需手術。這位女士向醫生提出:“手術后,能否保持現在的臉型,如果你們不能保證,我寧愿選擇不做手術。 ”郅克謙聽到患者平靜地向醫生提出這個要求時,十分詫異,眼前患者的就醫理念和國內病患完全不同,她更看重有尊嚴地活著。
長期以來,口腔腫瘤手術往往就是半邊臉的傷口,怎么可能恢復到正常人的面部?惡性腫瘤能保命就不錯了,更讓郅克謙不可思議的是密歇根大學的主刀醫生經過嚴格評估后,居然答應了患者要求。也就是這臺手術讓郅大夫見識了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理念。從那時起,這位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口腔臨床醫學博士出身,已在國內小有名氣的口腔外科專家,徹底改變了行醫理念,從給病人設計手術方案到拿起手術刀的一瞬間,他考慮的不單單是手到病除,還要讓患者的面貌恢復如初,讓患者有尊嚴、高質量地生活。從那時起郅克謙和他的團投入大量時間查找文獻、了解國際各種技術的最新進展,率先運用數字化3D打印技術設計手術所需的導板,經過多年實踐,郅克謙手術團隊成為國內知名的美容刀法口腔頜面外科專家團隊。
2016年,作為人才引進,郅克謙來到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西海岸院區口腔頜面外科病區任主任。

郅克謙教授
郅克謙,原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主任,頭頸腫瘤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碩士、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 2016年青島大學附屬醫院從陜西省引進的高精尖人才,現任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西海岸院區口腔頜面外科病區主任、享受青島市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他還擔任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整形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脈管性疾?。}管瘤)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組織修復與再生分會頭頸部組織修復與再生學組委員,中國醫促會腫瘤整形與功能外科分會全國委員,陜西省口腔醫學會頜面外科專委會常委,中國陜西省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博士后基金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2005年郅克謙教授參加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的世界FDI大會,2007-2008年在美國密歇根大學做訪問學者,研究學習口腔頜面頭頸腫瘤的基礎和臨床進展。
截至2019年10月,他個人以第一及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90篇,其中SCI收錄40余篇;他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博士點基金1項,省級重大項目1項,省市校級課題10項。獲專利1項。以第一完成人身份獲山東省高等學??茖W技術二等獎,山東醫學科技獎三等獎,主編《口腔頜面外科學》雙語教材,參譯美國耳鼻喉頭頸外科經典參考書 《Ballenger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已培養碩士研究生16名,博士研究生2名,在讀博士后4名。
比技術更重要的是理念
今年10月的一天,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找到郅主任,很開心地展示他剛種植好的牙齒,如果不說,沒人知道,老人半年前曾被診斷為下頜骨腫瘤,按照常規手術,老人切除腫瘤后將不可避免地出現下頜骨缺失、面部塌陷、牙齒脫落,繼而影響飲食和語言功能。老人及家人陷入兩難,治與不治折磨著他們。當他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找到郅克謙時,沒想到,郅主任的治療方案重新點燃了他生的希望。手術團隊切除老人原發灶處的腫瘤,去除病變的下頜骨,同時從老人腿部腓骨截取一段12厘米帶皮膚、肌肉、血管的骨頭,根據術前數字化3D打印技術的輔助設計,分成4段,每段3厘米,其中有一段折疊成下頜骨的弧形,放置被切除的下頜骨部位替代下頜骨,在整個過程中4段腓骨內側血管不能有絲毫損傷,在顯微鏡下將腓骨和頸部的血管吻合,經過縝密的操作及術后精心護理,移植的皮瓣成功存活,與周邊的組織融為一體,后期又為老人做了種植牙。
這個手術病例,郅克謙總結經驗,寫成論文發表在國外核心期刊上,得到了國際國內同行的高度肯定。
郅克謙教授說:“國內很多醫學學科在疾病的診斷、治療、手術甚至設備方面,都能與國際接軌,但有些理念卻相對滯后。當今醫學,比技術更重要的是理念,西方發達國家正在推崇大學科模式,把多個學科領域的高新技術整合到一起,將極大推動醫學的發展。我們愿意做這樣有益的嘗試,雖然艱辛,但意義非凡。 ”
各地患者慕名而來
郅克謙教授在口腔頜面腫瘤的規范治療、口腔頜面部缺損及先天畸形的修復重建、口腔頜面創傷診治以及各類牙列缺損的復雜種植修復等領域頗有造詣。因為郅克謙的緣故,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區口腔頜面外科病房50%以上是慕名而來全國各地的患者。
有一位來自外地舌癌患者,剛滿40歲,就診過許多醫院,都給他解釋無法治療,更無法進行術后的修復。絕望之余他慕名找到了郅教授,希望能為他進行手術,說:“我愿意承擔一切風險。假如我死在手術臺上,我不會怪你,我愿意把我所有器官捐獻給醫院。 ”郅教授很感動,頂著巨大的壓力和風險,和麻醉、心內、影像等多個科室聯手,共同制定手術方案,采取切除舌癌原發灶,移植皮瓣替代舌頭,手術成功。
把經驗向全世界分享
2018年10月,郅教授接診了一位92歲高齡的老太太,她的面部長了一個鵝蛋大的腫瘤,已經潰爛發臭。老人一直因為害怕手術錯過了最佳的手術時機,現在疼痛難忍,張嘴困難,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兒女帶著老人曾求診全國多家大醫院,但沒有醫生愿意冒險為這位高齡患者進行切除大半邊臉的手術,看到老人痛不欲生,兒女們多方打聽慕名找到郅大夫。
這又是一個高難度的挑戰,難的不僅是要切除腫瘤以及面部修復重建,還要面對如此高齡的,身體基礎條件不好的患者。
在此之前,郅克謙大夫和他的團隊也曾做過多例七、八十歲老人類似的手術。但90歲高齡的患者,他們還是第一次遇到。他查閱國外近五年文獻,都沒有先例可供借鑒。但他們沒有放棄,經過院內多學科專家會診,根據老人身體狀況,精心設計手術方案。切除原發灶以及從患者腿部移取皮瓣移植到面頰的手術,最終老人因切除鵝蛋大的腫瘤而缺失的半邊臉成功地被 “移花接木”般縫補完好。如今描述起當初的手術不過三言兩語,但其中的難度、挑戰以及壓力之大,外人很難想像。
郅克謙團隊將這一病例撰寫成文發表在世界頂級醫學期刊,向世界醫學同行分享來自中國青島的成功經驗。郅克謙教授說:“過去,每當臨床遇到棘手難題,我和我的團隊都要滿世界找文獻、查資料,借鑒別人的經驗。我們的大量手術是跟著前人趟過的河。現在經過一定的積累,我們也創造了自己的經驗、青大附院的經驗,那就要拿出來交流、分享,供所有的同行們借鑒學習。 ”
同部位口腔潰瘍超一個月要注意
同所有腫瘤一樣,口腔腫瘤也需要早期發現、早期診斷,而醫生的經驗就顯得尤為關鍵和重要。在診室,經常有患者感覺口腔不舒服,郅大夫用手一摸基本就能判斷是良性還是惡性的可能,之后核磁、CT、病理等檢查驗證不出所料。
郅克謙大夫在口腔外科臨床28年,做過上萬臺手術。現在他個人一年要完成手術1000臺,其中腫瘤要600臺,最多一天,他做13臺手術,經常兩臺手術同時開。一般惡性腫瘤手術時間要長,尤其關鍵部位,手術要8至13個小時。郅克謙大夫是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博士,當時華西在全國口腔學科排名第一,直到現在仍是前五。他一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學科領域深耕細挖,有所成就。他說,口腔腫瘤男性高發于女性,五六十歲高發,有一定的隱秘性,不容易發現。如果在同一個位置口腔潰瘍一個月不好,就要高度懷疑,及早就診。如果三個月不愈合,基本可以明確。惡性口腔腫瘤手術難度非常之高,很多醫院都沒設這個專業,手術醫生培養周期也長,不經過5至10年的臨床實踐是做不了這類手術的。
大膽改進成就美容刀法
前段時間,煙臺一位腮腺惡性腫瘤復發的病人慕名找到郅大夫,病人做過手術,也做過放療,輾轉各地,醫生都告之不能再手術了。但是,病人疼得生不如死,懇求郅大夫收治。病人軟組織結構已經改變,心臟還有問題,開骨手術容易引發骨髓炎。面對病人及家屬的殷切目光,郅大夫和團隊憑著高超技術與病魔搏擊,最終取得成功,目前病人狀態穩定。
常見的腮腺手術通常在頜面下部做S形切口,但對于一些特殊職業人士和對形象較為關注的人士很難接受。郅克謙團隊對此進行了大膽改良,將原先從面部切口改為沿耳際、發際切口,這樣不僅把腫瘤切干凈,患者面部還不會留下手術瘢痕,極大滿足了患者尤其是年輕患者的需求,被譽為美容刀法。這種方式曾獲新技術項目予以推廣,得到同行的認可。 (青報全媒體記者 張麗玲)
責任編輯:高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