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聊“善變型伴侶”。
艾文結婚兩年,但是她一點也不開心。
她來求助的時候,兩眼無光,反應也有點呆滯。
她小心翼翼說話的樣子,像是一個長期被虐待的孩子,而且總是自責:
“這點是我不好”“這件事是我做錯了”……
聽完她的故事,我發現艾文碰到了一個善變型伴侶——婚前甜蜜,婚后家暴。
01.
婚前甜蜜婚后家暴的兩面派
艾文遇到老公的時候,她認定這是她的白馬王子,兩個人很快陷入愛河。
在戀愛時,艾文會覺得有些細節不對勁,但男友細心體貼,每日幾十條微信的問候,讓艾文將這些疑惑拋諸腦后。
很快,兩個人就舉行了婚禮。
只是,婚后的艾文開始陷入了深淵,婚前那些疑問的小謎團一一揭開了答案。
先是家里公共的空間被老公的東西越堆越多,自己的空間被不斷侵占。
而當艾文去問老公索要私人空間時,老公直接暴怒,并將他自己的東西狠狠砸在地上摔爛,接著就是一頓斥責。
艾文最初非常憤怒,但幾次折騰后,她放棄了自己對空間的爭取。
老公經常指責她這不對那不好,很快,艾文也覺得自己很糟糕。再加上母親對艾文的打壓教育,她開始慢慢接受一個“現實”:
● 自己脾氣倔強,才會激怒對方;
● 自己被父母寵大,不會料理家務,是硬傷;
艾文開始學著做家務,學著溫柔地說話,想著改善一下關系。
可是不幸還是發生了。 在參加完一次同學會后,老公質問艾文,前男友有沒有一起去。
在彼此推搡中,艾文的頭磕在了地上起了個大包。
第二天,艾文就回了娘家, 但沒有得到家里人任何支持。
沒想到,老公很快追了過來,不斷地檢討自己,發誓以后再也不犯這樣的錯誤,一定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由于老公一直給人感覺儒雅有禮,艾文的父母根本不信他會動手,還指責艾文:“肯定是你把人家激到一定份上了,人家才會推你,你好好檢討自己的問題。”
艾文就這樣,被領回了家。 這樣的模式,后來成為他們生活的主旋律。
艾文越來越“柔軟”,情況卻越來越糟糕。
02.
我愛的人,是邊緣型人格嗎?
其實,艾文老公很可能是一個邊緣型人格的人。
具有邊緣型人格特質的人與一般人相比,他們的感受更強烈,行事更極端,且難以掌控自己的情緒與行為。
和邊緣型人格的人在一起,會經常有一種被侵入的感覺。
但是,情緒化不等于邊緣型人格,我們不能冤枉好人。
判斷對方是不是屬于邊緣型人格,看以下三點。
a. 交朋友不挑
他們可能在工作很優秀,但是心理邊界很混亂。
無論是與人交往還是自我管理都是一筆糊涂賬。
艾文的老公外向,很有個人魅力。但是完全不挑朋友,什么三教九流都有。
他也從來不收拾混亂的抽屜,把抽屜一關,家里就能保持整潔。表面光鮮,內部混亂。
b. 擅長情緒控制
他們經常情緒不穩定,煩燥不安、易怒或焦慮,甚至反復與他人發生肢體沖突。
情緒可能在數小時之內上下起伏,目的只有一個:操縱對方。
有這樣的家人,你一定會被這種陰晴不定搞得心力交瘁。 艾文老公開車時會發脾氣,經常開車橫沖直撞。
艾文每次坐車不敢說話,就怕刺激到他。 他們也經常為避免遭到真正的或想象出的遺棄而瘋狂地努力。
被遺棄的恐懼會完全淹沒他們,從而產生種種瘋狂的舉動——控制他人的人身自由,傷害對方身體或者自我傷害,跑到對方的單位或者父母家去威脅。
c. 過度美化和過度貶低
你如果滿足他的需求,你就是天使,反之你就是魔鬼。
關系一旦出現問題,他就極端地將關系結束。
所以人際關系總是緊張而不穩定。
艾文的老公每次認識新朋友都非常興奮,極力吹捧對方,而如果關系出現危機,他就竭盡所能抹黑對方。
他從沒有超過交往半年的“朋友”,也沒有合作超過兩次的單位。
03.
伴侶是邊緣型人格你怎么辦?
首先,停止自責。 不論對方是不是邊緣型人格,你都不應該自責。
停止自責,就是保護自己的邊界。
邊緣型人格很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容易侵入別人的空間,比如不斷發信息、不斷的認識人再到侵占家里的公共空間等。
更要命的是,他還會侵犯你的身體邊界,他可能會用自己的情緒操縱你,限制你的人身自由,甚至對你施行家庭暴力。
他利用你對他的害怕,一次次地成功地操縱你。
你又不能轉身就走,以為妥協可以換來和諧,但他只會得寸進尺。
如果你感覺到他對你的利用,要明確告訴甚至警告對方,這是我的事,請你尊重我,不要隨便評價。
為了不再次激怒他,要將重點集中在信息上,提出問題,表達尊重和一起面對的決心。
如果你一如既往地被他攻擊和指責,請記住:不要辯解、不要否認、不要反擊、不要退縮。
反復強調自己的要求,不接受他的指責。
一旦你低頭了,可能就會打回原形。
邊緣型人格的人由于情緒起伏不定,行事反復無常,著實讓身邊的親友痛苦不堪。
你也不必去改變他甚至拯救他,設定好界限,其實就是對他最大的幫助。 (作者|周麗瑗 來源|壹心理)
你的伴侶也經常給你“差評”嗎?面對這樣的人,你是怎么應對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