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8月24日訊 周華是高大的北方漢子,拿手絕活兒卻是找茬對縫打盤,用鋦釘修復瓷器的細致活兒,“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說的就是我們這一行。”
作為青島市工藝美術大師、周氏鋦藝第六代傳人,周華傳承了24樣72種136道“王門鋦”宮廷鋦瓷獨門絕技,修復藝術,縫補生命,讓破碎的瓷器煥發涅槃之美。近些年,他又結合西方淺浮雕雕刻技法和中國傳統鋦藝里的鑲嵌技術,制作觀賞瓷板畫,也為鋦藝在當下的新發展打開了思路。
破,而后立。鋦藝伴隨著中國瓷文化產生發展,千年的歷史長河里,是走街串巷的手藝人養家糊口的倚仗,是老百姓樸素度日延續器皿使用壽命的選擇,是生活里的藝術。雖然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傳統意義上鋦藝已經不再普遍存在于生活中,但是它對文化傳承依然有重要意義,并且在周華這樣的創新者手中煥發了新生。
“王門鋦”王老邪門內弟子
鋦碗、鋦盆、鋦大缸。曾經走街串巷吆喝著的鋦匠,在上個世紀中后期已經漸漸消失在世俗的畫卷里。這門最早在《清明上河圖》中有圖可循的老技藝,在青島被一個有心的男孩惦記上了,“小時候就愛看鋦匠鋦碗,感覺很有意思。”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內收藏熱開始興起,周華經常逛地攤淘寶,看到了很多有破損的老瓷器,于是他開始琢磨著鋦瓷器,“收藏熱又喚醒了我對鋦藝的興趣。”“我學過木匠,木匠和鋦匠都用鉆,就是鉆頭不一樣,但有些技法類似。”周華從自家的破舊碗盤開始練手,從圖書畫冊上的介紹自學起鋦藝。不久,就能鋦一些簡單的粗活兒,“鋦好的壺不漏,覺得自己干得不錯。”
悶頭自學了10年左右,央視探索頻道一個專訪“王老邪”王振海的節目,讓周華打開了鋦藝新視界。節目里,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王振海對于宮廷鋦瓷的傳承講述震撼了他。家族式傳承的宮廷鋦瓷因時代發展的形勢所迫必須打破“不外傳”的規矩,王振海在節目中表示要開班收徒,把宮廷鋦瓷傳給社會,發揚光大。通過網絡搜索電話聯系,周華在2003年參加了王振海的一個鋦藝培訓班。“老師最早講就講三樣:鋦釘、包口、鑲嵌。”雖然以前自己摸索過這些基本功夫,周華還是在學習里看到了差距。“師傅是領路人,在學習中我悟了很多東西。”王振海強調宮廷鋦瓷首先要“安全性第一”。因為鋦的都是用來倒水、沖茶等的實用器,保證不漏的前提下,不用膠粘、大漆等填補,完全按照規范操作——24樣72種136道,都是技藝。宮廷鋦瓷都用銅制作鋦釘,因為銅與紫砂、瓷的膨脹系數一致,而且美觀好看。過去民間則多用更為便宜的鐵進行鋦補,“大約能再用十年八年,老百姓容易接受。”
跟著師傅集中學了三次,不斷晉級,周華現在是“王門鋦”王老邪門下三個門內弟子之一。“跟著師傅技藝提高得快,以前想不到的技法現在都了解了,技術也就成熟全面了。”
整瓷鑲嵌,鋦藝發展的一種新可能
從“鋦了不漏”到“鋦出美感”,從事鋦藝30多年的周華已經能接各種鋦活兒,并且讓每一件破碎的瓷器成為蘊含藝術氣質的“唯一”。在鋦“舊”的同時,周華開始研究創新,探索鋦“新”。用“脹死牛”的方法,往一把新壺里塞黃豆,再注水使黃豆膨脹,讓壺漲裂,然后用鋦藝進行藝術創作。周華說這種形式也在“24樣”里,清朝的時候就出現了,那些富貴的八旗子弟經常讓府里的鋦匠用這種方式制造出不一樣的壺,然后相互炫耀。“我們現在更注重藝術觀賞,當然這樣的壺也是可以使用的。”周華說,“脹死牛”的方法很考驗經驗與技法,不能讓壺漲得太碎,要恰到好處才能發揮鋦藝的魅力。
更進一步的探索,是周華碰撞了東西方的技藝,進行整瓷鑲嵌。“我一直很喜歡西方的雕刻。就用了淺浮雕的方法,先雕刻好銅的藝術花樣,然后再用鋦藝鑲嵌到整瓷上,做成瓷板畫、觀賞盤、觀賞瓶以及鋦藝茶壺。”這種嘗試把鋦藝帶進了現代文創的時髦行列。周華的作品《果熟禽食》《茶壺鋦藝鑲嵌》在2019山東非遺+旅游文創大賽中,獲獎并被大賽組委會收藏。
傳承手藝,守規矩才能堅守
“分寸來自于規矩。守規矩是做好傳承的根本。傳的人按規矩先教規矩,承的人按規矩先學規矩,傳和承的人都守規矩傳承手藝,自然就做到了保守和堅守。”王振海的這段傳承道理,周華深以為然。
目前來說,鋦藝還沒有對口部門管理,也沒有相關專業檢測,“師傅一直強調不能簡化工藝,不能引入其他材料。”周華說,市面上有些鋦藝進行過簡化,“對顧客來說安全性不能保障,對這個行當也是有害的。”周華自己堅守鋦藝安全原則,在收徒方面也有規矩,“對鋦藝有興趣是必須的,也要求短期內不能以賺錢為目的。”沒有六七年,鋦藝是學不成手的,周華說不求利益,才能安心學習技藝。
在周華看來,鋦藝是很有發展前景的。他總結,自己的創新整瓷鑲嵌已經有了一定知名度,而傳統的鋦藝在當下更是有著固定的客源。文玩收藏界需要鋦藝,老百姓家里比較貴重的器皿也需要鋦藝。鋦藝,從傳統的走街串巷的形式已經升級為私人定制工作室的運營方式。在王振海的帶領下,“王門鋦”在全國接單,周華自己的工作室“單子都排到了兩三個月之后,很多人慕名而來。”
周華希望更多人關注鋦藝,這是中國獨有的傳統技藝,它伴隨著瓷文化產生、發展。周華謹記師訓“鋦聚和合,感恩生活,修復藝術,縫補生命”。(觀海新聞/青島晚報記者 賈小飛/文 湯臻/圖)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