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1年4月6日
廈門大學誕生于鷺江之濱
今天是廈門大學100歲生日
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與廈門大學黨委宣傳部聯合策劃共述兩校世紀友誼
北大同廈大共為與黨同行百年的高校
擁有共通的精神基因和光榮傳統
是南北守望的兄弟
是風雨同舟的手足
鷺江之畔,再憶輝煌風雨路
博雅塔下,同思錦繡百年情
鳳凰花樹,如燈如火廈門大學,風華正茂
值此人間四月,春滿華夏之時
北京大學祝福廈門大學
一百歲,生日快樂!
世紀為新,賡續輝煌









憶往昔
兩校攜手共歷風雨
鷺江湯湯,學海洋洋
未名博雅,家國天下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莘莘學子百年傳寰宇

陳嘉庚先生
1921年4月6日
陳嘉庚先生懷著
“教育為立國之本,
興學乃國民天職”
的堅定信念
創辦了廈門大學

蔡元培先生
北大老校長蔡元培先生
應陳嘉庚先生之邀
成為廈大籌備委員會的委員

林語堂先生
現代著名語言學家、文學家林語堂先生
留學歸國后任北京大學教授
上世紀20年代
他幫助廈大籌備國學院
將魯迅、沈兼士、顧頡剛、羅常培等
一批北大的名師大家邀請到廈大任教

1920年8月曾為北大設計繪制校徽的魯迅先生受聘于北大開啟民智、振聾發聵
在北大任教六年后的1926年9月
魯迅先生來到廈門
任廈門大學國文系教授
兼國學研究院研究教授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等
影響幾代國人的佳作
正是在廈大寫就

魯迅先生
生物學家汪德耀先生
化學家劉樹杞先生
北大中文系“四老”之一的林庚先生
中國拓撲學研究開拓者、著名數學家江澤涵先生
……
北大的諸多大師
有在廈大任教的經歷
在民族危亡之際
這些北大和廈大的先生們
始終滿懷拳拳愛國之心
鑄就了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脊梁

1956年
包括北大、廈大在內的
“五校聯合半導體物理專門化”培訓班
在北大成立
為我國培養了
第一批從事半導體事業的優秀人才

半導體專門化第一屆五年制畢業生師生合影(1958年)
近年
北大同廈大攜手
與兄弟高校共建了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大學聯盟
在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奮斗之路上齊心并進
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歷史交相輝映
時代再續情緣桃李不言滿庭芳弦歌百年今又始 鳳凰花開芳香未名湖水蕩漾年華流轉,不變的是自強不息家國天下 情緣跨越百年友誼通達萬里在春暖花開的日子里
親愛的廈大
北大祝你
百歲生日快樂!

(來源:北京大學 廈門大學)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