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1年4月27日第7版
平度市朝陽路“留”下200米十余年未硬化;萊西市嫩江路“剩”了100米坑洼不平——
道路有“梗阻” 市民出行難
道路是重要的基礎設施,道路建設管理水平高低與市民的生活幸福指數息息相關。日前,青島市分別召開會議動員部署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迎接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工作,道路設施整治被列為重要工作之一,要求有關區市和部門開展城市道路景觀整治行動,讓市民出行更便利。
根據市民反映的道路未貫通、坑洼、揚塵、排水不暢等問題,記者近日實地探訪部分路段發現,這些問題被市民通過多種途徑投訴過,但因種種原因并沒有得到實質性解決。
廣大市民如發現身邊有道路設施等問題,可以繼續登錄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平臺或發郵件至qdrbyljdb@163.com反映,本報將選擇刊發,并轉交相關部門整改。
探訪一
200米的土路“絆住”上千戶居民
朝陽路坑洼不平,存在積水。
“短短200米的道路卻多年未硬化,周邊四個小區上千戶居民出行不便。”近日,何女士撥打本報輿論監督熱線反映,平度市朝陽路(杭州路以西段)路面坑洼,存在揚塵、積水等問題,給周邊居民的生活帶來了困擾。
近日,記者驅車前往平度市鳳臺街道,在朝陽新區小區北門門前找到了這條土路。記者在現場看到,這條土路長約200米,由朝陽路杭州路路口向西延伸至朝陽新區小區和朝陽新苑小區交界處。記者采訪當日下雨,這段道路的坑洼處變成了密集的積水點,車輛駛過時搖擺不定、水花四濺,底盤屢被磕碰。行人走路更是麻煩,需要小心避開水洼和泥濘處,稍不注意,鞋子上和褲腳處就會沾上泥點。
朝陽新區小區北門
朝陽路坑洼不平,積水嚴重。
盡管路況較差,過往的車輛和行人并不少,其中,既有進出朝陽新區小區的,也有從小區門前路過的。記者注意到,土路東西兩端都是硬化路面,其中杭州路以東是寬闊的瀝青路,排水狀況很好,地面幾乎沒有積水,朝陽新區小區和朝陽新苑小區交界處以西至蘇州路的300米路段則是水泥路面,排水不暢,部分區域積水嚴重。
何女士是朝陽新區小區的居民,2004年入住。她告訴記者,在她剛搬進小區的時候,北門門前路段就是如此模樣,坑洼不平、雨天積水、晴天揚塵,一直沒有實質性變化。“我們小區有南北兩個門,南門門前道路較窄,又是集市區域,五天有兩個集,經常堵得連電動車都過不去。平日里,居民進出小區習慣于走北門,卻被坑洼、積水和揚塵等問題困擾。”何女士介紹,“杭州路東邊還有一所幼兒園,周邊不少人家的孩子都在那里就學,每天帶著孩子走這條坑坑洼洼的土路,真是糟心。”
記者采訪居民了解到,在朝陽路(杭州路至蘇州路段)兩側,除了朝陽新區小區,還有朝陽新苑、何家樓社區和中央華府三個居住區,粗略測算,大約有上千戶居民。
“受這條路影響的不僅是居民,還有我們商鋪經營者。因為道路通行條件較差,擋住了不少潛在消費者,商鋪生意平平。”朝陽新區小區一商鋪經營者李女士告訴記者,“當初在這里開店的時候,覺著這里位置好,距離市政府、奧體中心、人民醫院都不遠,過往的人多,生意應該不錯。結果門口道路太差,尤其是晴天揚塵,把人都擋在外面了。”
據了解,為了改善進出小區的通行條件,朝陽新區小區多位居民已向相關部門投訴過道路坑洼的問題。去年下半年,有關部門曾經用沙土填補過坑洼的地方。“雖然道路平整了一些,但時間一長,道路又出現了坑洼不平的問題。”李女士吐槽。
這段坑洼的土路何時能得到徹底整修?近日,記者咨詢了平度市住建部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坑洼土路屬于朝陽路(杭州路以西段)打通工程一部分,早就被列入計劃,因為整個打通工程的征地問題沒有徹底解決,所以拖延至今,具體開工時間還不確定。
“居民入住朝陽新區小區十多年了,小區外的這條路怎么還沒確定修建時間?”記者追問。
“我們說了不算,您還是問問街道吧!”該工作人員表示。
隨后,記者撥打了平度市鳳臺街道辦事處電話,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將向相關負責人落實情況后給出回復。截至發稿前,記者未收到鳳臺街道辦事處的回復。
探訪二
100米坑洼路阻礙村民“進城路”
■在嫩江路鐵路橋洞以東100米左右,路段道路破損、坑洼。
嫩江路是萊西市龍水社區服務中心東沙各莊村、平林院村村民進出萊西市區的必經之路。因為在鐵路橋洞東側區域有約100米的路段嚴重破損,居民出行不便。“這段路破損已經將近一年了,周邊居民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工作人員只是應付性修補,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近日,萊西市民高先生撥打本報輿論監督電話反映了這一問題。
4月22日,記者驅車趕赴萊西市,從九江路駛入嫩江路進行了實地探訪。在穿過平林院村、東沙各莊村、鐵路橋洞幾個節點后,記者到達位于天山路的道路終點。
記者注意到,嫩江路長度約3公里,大部分路面比較平整,路面破損區域主要集中在鐵路橋洞東側區域,約100米長。駕車駛過這一路段時,記者感覺顛簸不平,路過一處凹陷時,車底清晰地傳來“托底”聲音。下車仔細觀察后,記者發現該路段水泥路面多處破裂,在馬路中間位置尤其嚴重,部分路面甚至露出了泥土或石子,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坑。
此刻正值交通晚高峰時段,附近居民駕駛汽車或騎著電動車從鐵路橋下駛來,臨近該路段時都會提前減速,小心翼翼地避開坑洼,一些車輛甚至逆行通過。
“這里晚上燈光昏暗,‘中招’的居民不少。我自己就經歷過一次,開車駛過鐵路橋洞后,繼續深踩油門加速,結果沖進了一連串的凹陷里。我當時感覺車輛就像跳起來了一樣,車輛的底盤直接被刮壞了,一條輪胎也鼓起了大包。”一位經過此處的車主告訴記者。
騎電動車出行的一位女士也有類似經歷。為了躲避路上的大坑小坑,她經常要在該路段與汽車搶道,每次都膽戰心驚。“這里是個上下坡,雨后雪后道路尤其濕滑,騎行之人躲避坑洼時重心不穩,導致摔倒的事情時有發生,我就摔過兩次。”該女士說。
“這段道路以前就經常被大型車輛碾壓,早就有破損,但沒有這么嚴重。”高先生指著現場坑洼的路面說,“去年,為了鋪設光纜,施工單位在這里進行了掘路施工,回填時處理得不到位,致使坑洼越來越嚴重。”
高先生表示,嫩江路是東沙各莊村、平林院村等多個村村民進出萊西市區的必經之路。約100米的坑洼路段雖然不長,影響卻很大。為了暢通進城路,周邊村民們多次反映,主管部門也曾經對路面進行過維修,卻總是浮于表面,治標不治本。維修過的路面平整不了幾天,就再次陷入坑洼狀態。
“當前,萊西市正在全面推進道路整治,很多道路都在大修。借著這個機會,村民們希望職能部門能夠把破損嚴重的路段納入維修計劃,徹底解決道路坑洼問題。”高先生說。
記者隨后聯系了萊西市龍水社區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該路段確實屬于龍水社區轄區,他會向相關負責人反映此事。截至截稿時,記者尚未接到龍水社區服務中心的回復。
記者點評
破解“中梗阻” 打通舒心路
人悅其行,物暢其流。完善的設施、暢捷的交通,事關百姓的切身利益,也事關區域經濟社會運行。近年來,我市加大了道路建設整治力度,一批優質道路相繼建成,改善了區域交通環境,也提升了城市的景觀形象。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各區市仍存在一些梗阻道路。
相比主干路、次干路,這些梗阻道路往往體量較小,是城市道路體系的“末梢”,但就是這些“末梢”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久未硬化的平度市朝陽路(杭州路以西段),還是破損坑洼嚴重的萊西市嫩江路(鐵路橋洞以東區域),都直接關聯著成百上千戶市民出行,打通“中梗阻”是周邊居民最熱切的期盼。居民幸福指數的重點不只在“詩和遠方”,更在家門口出行的方便和舒心。
當然,部分梗阻道路長期存在,土地權屬、資金來源、地質條件等原因不一而足,但這些都不是讓梗阻道路一直存在下去的理由。路通民心暢,道順百業興。相關部門要有一顆“為民之心”,按照市容環境整治行動中的要求,不僅要看主干道的“光鮮門面”,而且要盯緊道路的“細節末梢”,梳理修路中的“半拉子”工程,破解交通中的“中梗阻”問題,為民打通方便路、舒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