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1年5月6日2版

“全國青年文明號”青島機場邊檢站執勤三隊——
筑牢輸入防線,守好空中國門
5月2日22點10分許,由韓國首爾飛來的QW9902航班抵達青島機場。山東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青島機場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執勤三隊民警身著厚厚的防護服迅速展開勤務,根據前期預警研判情況,分批次、小單元高效引導,開足查驗通道,盡可能為旅客在疲勞的旅途之后縮短排隊候檢時間。

青島機場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民警為旅客辦理入境手續。
青島機場是山東國際航班最多的口岸。去年以來,受疫情影響,青島機場出入境航班量和客流量大幅縮減,全年出入境航班占全省47%、人員占全省60%,同時還擔負著北京分流國際航班第一入境點的任務。目前,仍有5條定期國際客運航線在運,加上部分分流航班任務,日均出入境客流量350余人。“作為服務對外開放的第一道窗口、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的第一道防線,我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執勤三隊隊長馮哲說。
青島機場邊檢站執勤三隊成立于2002年,現有民警19人,是全國首批組建的女子邊檢執勤隊,擔負青島國際航線的出入境邊防檢查任務。面對來勢兇猛的境外疫情,移民管理機構作為阻擊疫情輸入的前沿陣地,關系黨和國家抗疫全局。作為青島口岸“抗疫突擊隊”,在大戰大考面前,全隊民警始終牢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舍生忘死、逆行出征,以生命赴使命,以大愛寫忠誠,當好外防輸入的主力軍,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國門抗疫壯舉。
在疫情暴發之初,由于對病毒知之甚少,防護措施還不健全,每一次執勤都極有可能被感染,每一次出征都是生死考驗,全隊民警克服巨大心理壓力,夜以繼日嚴守陣地,吃住在崗位、奮戰在一線,勇當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先鋒。“有的同志忍痛與襁褓中的孩子分開,毅然在請戰書上簽字出征;有的雙警家庭夫妻二人因同時參與勤務一起被隔離,家里老人和孩子整天牽腸掛肚、提心吊膽;有的同志在氣溫40℃的環境下連續八九個小時穿著防護服執行查驗任務,下勤時幾近虛脫……”說起這些,教導員史墨染幾度哽咽。疫情以來,全隊共檢查出入境航班1000余架次、出入境人員9萬余人次,妥善處置異常癥狀人員300余人,有力服務了全省抗疫大局,實現了口岸“零輸入”“零感染”“零傳播”。她們用柔弱的身軀踐行了“人在陣地在、我在防線在”的莊嚴承諾。
2018年以來,隨著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的舉行,青島站在了開放發展的新風口,著力打造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和長江以北地區國家縱深開放新的重要戰略支點。移民管理機構是連接中外、溝通世界的窗口,是展示大國形象的國門名片,是服務對外開放的“國家隊”和生力軍。全隊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動融入上合示范區、青島自貿片區、RCEP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區等重大戰略,在全國率先研發邊檢執勤隊“重大勤務全天候值班備勤”App、率先應用“出入境團體預檢預錄”算法、率先推出“遲到免排通道”“藍色提速線”等通關新舉措,確保了中國公民出入境通關候檢不超過30分鐘、144小時過境免簽等改革舉措高效落實,群眾滿意度始終保持100%,“國門紅飄帶”服務品牌已成為全國移民管理機構的一張靚麗名片。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馮哲說,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她們學史力行,將其融入勤務日常、錘煉堅強黨性,探索打造“國門黨旗紅”等黨建品牌,創新“隨勤黨建”工作模式,精業強能,扛旗爭先,勇當創新創優的“國門紅色先鋒”。(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周建亮 通訊員 解豪 文/圖)
黨組織檔案
建隊以來,青島機場邊檢站執勤三隊曾先后榮立集體二等功1次、集體三等功5次,獲評“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巾幗文明崗”“全國青年文明號”“全國公安機關執法示范單位”及公安部“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省部級以上榮譽20余項。今年1月10日,在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執勤三隊被公安部榮記集體一等功,并作為全國公安機關重大先進典型集中宣傳展示。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