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年5月11日
地點:日喀則桑珠孜區(海拔3860米)
天氣:14℃/0℃ 陰有小雨
雨后的早晨,日喀則市區東南方的濕地。
援藏日記停了半個多月,原因是前段時間領隊、副領隊帶著我回了一趟青島出差,主要是就日喀則珠峰啤酒林卡節、青青原創音樂歌會、高原特色酒店、高原特色產品體驗館、桑珠孜區融媒體中心建設等事宜先后拜訪了青島市委宣傳部、青島市總工會、嶗山區、城陽區、市南區、青島日報社、青島郵政、青島旅游集團等部門和單位,就相關工作進行對接,同往青島的還有來自桑珠孜區各個部門和企業的代表。這期間的行程安排得非常滿,收獲很豐富,以后抽空專門寫一篇。雖然回家了,卻沒找到時間寫日記,回到日喀則后先對接各種情況,直到現在才抽出時間寫。
雨后中午的日喀則市區。
再次回到日喀則,卻基本沒有了第一次來到時面對高原反應的難受。我們要乘早上6點半的飛機前往西安轉機,前一天晚上只睡了2個小時,到了日喀則已經是下午了,我們本來想補補覺,但是在青島滿滿的收獲又讓我們睡不著。被稱為“拼命三郎”的領隊干脆讓我通知一下珠峰啤酒林卡節的相關部門,下午一起碰個頭,把各自對接的情況再對對。晚飯過后,天色陰沉,我問校長張禹是不是要下雨?校長說,今年的雨季開始得早,已經連續好幾天下雨了。

雨夾雪過后的日喀則。
早就聽說過日喀則的雨季,據說是只要天一黑,就開始下雨,到了早上只要太陽一出來,雨立馬就停。說到雨,從小我就喜歡下雨。小時候,只要一下小雨,我就披上床單,提起一把劍,找塊布蒙在臉上,出門在沒人的小區里“走街串巷”,“仗劍走天涯”。到了植被茂盛的大學里,我喜歡在關中平原的秋雨中,穿上一件防雨的外套,傘也不打,在校園里溜達一圈,感受歷史的氛圍,想象秦皇漢武唐宗們是否也曾在這樣的秋雨中出征?工作以后,在海邊工作的那段時間,只要一下雨,我就會抱起相機跑到路邊,拍攝游客們在雨中看棧橋的樣子。晚上,聽著窗外滴滴噠噠的雨聲睡覺,不失為一種享受。到了日喀則,則是另外一種樣子。
在日喀則,因為高原的不同氣候,雨大多在夜里下,而且一下就是一晚上。早上雨水過后,便是純凈的天空、純凈的云。回到日喀則的當晚,其實我并沒有聽到雨聲。晚上開完會,改過兩個材料之后,我便回到房間靜靜等待預想的高原反應,但是高反并沒有如期到來,只是有點輕微的頭疼,戴上氧氣管,很快就進入了睡眠。第二天按照生物鐘醒來,已是7點多了。拉開窗簾一看,地上濕漉漉的,果然下雨了!往遠處一看,怎么有一片雪白?匆忙穿上衣服洗漱過后,拿起無人機我就竄到院里開始拍攝。只見遠處的年楚河邊、更遠處的群山之中,都覆蓋上了一層厚厚的雪。原來,昨晚市區下的是雨,而郊外則是一場大雪啊。據說,這都是常見現象了,老天爺還時不時會來點“驚喜”,比如下場冰雹,或者5月份下雨時伴隨著電閃雷鳴,估計我很快就會見識到了。(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建亮 文/圖)
責任編輯:王逸群、程雪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