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位完成沃爾沃環球帆船賽的亞洲人
■第一位參加克利伯環球帆船賽的中國人
■第一位單人帆船跨越英吉利海峽的中國人
■第一位參加6.5米極限帆船賽事的中國人
■參加環法帆船賽并首次奪冠的中國人之一
■第一位參加跨大西洋mini transat極限帆船賽事的中國人
■第一個單人不間斷環球航行過合恩角的中國人
■創造國際帆聯認可的40英尺級帆船單人不間斷環球航行世界紀錄
6月2日,記者從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中國航海家郭川紀念雕塑項目進行社會公示批前公示,建筑項目位于奧帆博物館前廣場。雕塑以《孤帆越洋》為標題,材料為鑄不銹鋼,內部骨架為不銹鋼,基座為澆筑混凝土。

郭川紀念雕塑效果圖。
位于奧帆博物館前廣場
根據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官網顯示,關于郭川紀念雕塑項目的建設單位為青島市帆船帆板(艇)運動協會,根據有關規定,從6月2日到6月8日,將對郭川紀念雕塑進行批前公示,歡迎社會各界提出意見和建議。
據介紹,在奧帆博物館前廣場設立本紀念碑,只為紀念單人不間斷環球航海成功挑戰世界紀錄的航海家郭川。碑體造型既像張滿的風帆,又像滔天的海浪,在其中心處挺立著一個身影。碑體后背有郭川胸像,及紀念銘文。碑體為鑄不銹鋼,郭川像為鑄青銅。紀念碑總高6米多。混凝土基座長寬各為7米、高30厘米。如果一切順利,將會在今年10月底建成。
郭川揚帆遠航的見證
記者從奧帆博物館了解到,該館從今年6月1日起面向市民免費開放,奧帆博物館位于青島奧林匹克帆船中心內,奧帆中心背靠燕兒島山,面向蔚藍的大海,風景優美,曾經舉辦了2008年奧帆賽、殘奧帆賽。奧帆博物館總建筑面積約9400平方米,上下兩層,展覽面積約3800平方米。作為一個集歷史、文化、體育、社科于一體的現代化博物館,館中收藏了大量奧運會和奧帆賽的文化遺產。 11年來,奧帆博物館除了科普教育館藏文物的知識外,更多的是在推廣
“帆船之都”的城市品牌文化,讓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到此“一站打卡青島元素”。在建黨一百周年來臨之際,結合青島市“項目落地年”部署,奧帆博物館經研究決定自2021年6月1日起實行免費對公眾開放。
隨著天氣漸漸變暖,奧帆中心迎來了大量的游客。走進奧帆博物館,在帆船之都的民間情愫板塊,有關郭川的介紹占據了很大篇幅,包括郭川以前的采訪視頻,郭川使用過的各種帆船器械和物件,在郭川的人物介紹上,同樣是寫滿了各種紀錄,第一位參加克利伯環球帆船賽的中國人、第一位完成沃爾沃環球帆船賽的亞洲人、第一個成就單人不間斷環球航行偉業的中國人……
/ 聲音 /
郭川是山東純爺們兒
記者了解到,早在2017年,青島市紅十字會前常務副會長李然就曾建議為航海家郭川建立城市雕像。
李然說,郭川是山東純爺們兒,是山東乃至中國的驕傲,要認識到他的意義。他勇于探索、勇往直前,追求人生價值的航海精神永遠值得學習。為激勵后人學習郭川勇于探索、敢于拼搏的精神,建議為其建立城市雕塑。他表示,郭川城市雕像可選址2008北京奧運會帆船比賽舉辦地、青島奧帆基地,這也是2011年郭川第一次成功創世界紀錄的單人不間斷環球帆船賽的起始點和終點。建立郭川城市雕像,可以更好地傳承文化精神,激發廣大市民追求人生價值和勇往直前的熱情,進一步展現青島的城市形象。
郭川1965年1月出生于青島。作為“中國職業帆船第一人”,在國際知名帆船賽事中獲得諸多 “第一”。 2013年4月5日,郭川歷時138天創造國際帆聯認可的40英尺級帆船單人不間斷環球航行世界紀錄。北京時間2016年10月25日15時,郭川進行橫跨太平洋航行時在夏威夷附近海域失聯。
/ 鏈接 /
追憶“永遠的船長”
今年4月5日晚,“傾聽懷想永遠的船長——追憶航海家郭川創40英尺級帆船單人不間斷環球航行世界紀錄返航青島母港八周年”活動在青島奧帆中心媒體中心隆重舉行。
現場播放的《奧德賽之旅》紀錄片中,郭川的聲音回蕩在青島奧帆中心的碼頭,“我行,我能,我一定能,能回來的地方是故鄉,沒有遠方,只有故鄉,相信我一定回來,明年春天見。 ”2013年4月5日,他凱旋的身影還歷歷在目。
當晚的紀念活動上,青島作者劉津、千鶴、鄭海平原創作品《致郭川》《詩和遠方》《太難》,程海清、姜世奎原創歌曲《帆的故鄉》等,一首首詩歌和樂曲娓娓道來,致敬郭川的那份赤子之心。郭川特別喜愛并朗誦過的《海,海和海》由張晉青再度演繹,“當一個又一個的波濤,在我的身上撞碎,那顯然是母親在把我呼喚。 ”仿佛是郭川在親口訴說。
/ 延伸 /
新發現深海蝦以郭川命名
近日,中科院海洋所科研人員發現并描述了11個新物種,有兩個以人物命名的鎧甲蝦,分別是劉氏折尾蝦和郭川擬刺鎧蝦,它們分別是為了紀念中國甲殼動物學先驅、中國科學院院士劉瑞玉和航海家郭川。以郭川的名字命名新物種,再次勾起了人們對這位航海家的思念。時至今日,人們仍以不同方式紀念這位青島航海家。(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李彥宏)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