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是赴一場盛大的約會。”5月28日下午2時,邁入青島大劇院央華版《如夢之夢》現場的戲劇迷李洋女士非常感慨。在倫敦看過原版《歌劇魅影》、在北京看過賴聲川《這一夜,WOMEN說相聲》,如今她終于在家門口看到了頂級陣容出演的《如夢之夢》?!度鐗糁畨簟犯脑炝舜髣≡旱牟糠植季?,一樓舞臺搭起了“懸浮”的臺子,演員們圍繞著蓮花池里的觀眾表演,八個小時里人戲不分,全場共同浸沒在一場跨越時空的“大夢”里。盡管心情一直在激蕩,李洋仍然敏銳地覺察到,現場1200余位觀眾里女性占了絕大多數,“我沒有具體數字,但估計現場男性觀眾不足100個人。”
李洋持有的是票面價格1280元的門票。1280在演出行業里極具指標意義,青島藝人文化總經理宋志介紹,1280是一道界限,它代表著一類藝人的市場認可度,也是高端演出里最好賣的品類。在無錫、蘇州、南京紛紛進軍一類商演城市的潮流里,高端演出不僅是演出,更是引爆文旅市場的話題熱點——五月份《山河令》蘇州演唱會讓蘇州的酒店預訂同比漲幅高達160%。如何深挖市場、實現進階,引入更多高端項目,把演出變成文化消費鏈條的引爆點,也是青島演出行業和熱心觀眾關注的話題。
物有所值,圓夢之“夢”
幾乎每個《如夢之夢》的觀眾都有一個充滿戲劇性的購票故事。在穿越了四道安檢(兩道門票實名核驗、兩道人臉識別)之后,李洋還是認為這張門票“物有所值”,“我一直關注《如夢之夢》,這次終于能在劇場看戲,看的就是情懷。整部戲讓人深度共情,而且《如夢之夢》的場域感營造得非常好,每個角色的故事穿插起來,用時空交錯的方式呈現,讓觀眾沉浸在劇情里,8個小時一點不覺得漫長。”《如夢之夢》也是一部非常照顧女性觀感的大戲,與原始版本相比,央華版里調整了一些段子,適合該劇首演二十多年來的社會變化,也讓女性觀眾更有代入感,李洋表示,“劇中的細節非常到位,演員揣摩角色,加入了很多生活化的小動作和戀人相處的細節,讓人回味良久,跟我在倫敦看《歌劇魅影》有一樣的滿足感。”讓一個資深舞臺劇愛好者同時也是“散裝粉絲”得到雙重滿足,《如夢之夢》可謂圓夢之“夢”。而妥帖地抓住女性觀眾的心理,也讓該劇持續在最有文化消費意愿的群體里不斷擴大影響力。
在演出業內看來,《如夢之夢》帶來的最大啟示是“公平”。宋志認為,“這部戲的粉絲來自全國各地,觀眾的實名制對票販子精準打擊,真正做到了公平。大家都要搶票,搶不到票就真的沒辦法入場。”《如夢之夢》青島站最高價位1880元,最低僅80元,開票當天青島下著傾盆大雨,部分年輕觀眾擔心室內信號不好影響“手速”,冒雨在室外搶票。在宋志看來,實名制、人臉識別解決了演出商的一大難題,“《如夢之夢》的經驗可以在演出業內推廣一下,真正享受到優惠票價的應該是觀眾,讓消費者得到實惠?!?/p>
高端演出,類型多樣
《如夢之夢》自然是2021年舞臺劇領域的高端演出。而在《如夢之夢》開演前一周,脫口秀頂級藝人周奇墨個人專場“不理解萬歲”也在青島冰山之角劇場上演,何廣智、小北擔任現場主持開場。600余人的現場座無虛席,驗證了脫口秀對年輕觀眾的吸引力。青島叁拾捌喜劇俱樂部創始人“何老師”也是最早將脫口秀商演引入青島的業內人士之一,他與“笑果文化”頻繁接洽,四月份應邀赴天津觀看周奇墨專場,最早得知了周奇墨專場敲定青島站的消息。脫口秀演出要求觀眾理解力跟得上臺上的表演,而且對脫口秀活潑、充滿互動的表演形式有一定了解,“周奇墨的演出質量很高,這次專場沒有拿出那些深思類的段子,都是接受面比較廣的段子,觀眾的親近感很重要,而且青島觀眾的理解力也跟得上。”此次周奇墨專場最高票價880元,何老師介紹:“千人劇場的脫口秀演出會有1080元的門票,不到千人的劇場最高定價880元。理論上脫口秀是有可能進入數千座位的體育館演出的,但是表演效果不太好,因為這個表演需要離觀眾近,距離太遠了互動不好?!鼻鄭u大型劇場較多,但600至800座位的表演場所只有六七個。即將到來的暑期檔,已經有嚴值高脫口秀專場、野孩子樂隊專場、二手玫瑰專場以及一位頂級咖位的民謠歌手預定了青島專場演出,劇場資源將愈發緊張。
《如夢之夢》的火熱,也讓演出商再次注意到青島的市場容量。演出行業一類城市里,西安、天津的市場氛圍、演出配套都很成熟,蘇州、南京等新興城市商演勢頭迅猛,青島演出商也希望加入到一類城市行列,獲得更優質的資源。尤其隨著戶外音樂節市場開放,也讓大型室外演唱會市場有了破冰的跡象。2019年陳奕迅的第一輪巡演本來沒有青島站,而且巡演計劃由于疫情而中斷,再次啟動的話,青島演出商將積極爭取,畢竟演唱會市場壓抑了許久,歌迷的期待值高漲。
宋志坦言,青島演出市場有其獨特的口味,其他城市成功的演唱會在青島不一定能成功。深入研判市場的口味,同時注意到青島市場的放射性影響力,才能持續把高端項目引入青島?!拔覀冊趪L試與笑果文化這樣的脫口秀頭部項目合作,也關注了嘻哈音樂領域,希望新銳歌手們能在體育館進行演出,讓更多的‘00后’觀眾走進來。針對‘90后’‘00后’的演出市場存在很大空白,他們有著年輕人自己的潮流方向。”(青島日報/觀海新聞首席記者 米荊玉)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