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歲參軍,歷經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參加戰斗87次,91歲老黨員趙洪義——
“黨教會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15歲參軍,歷經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一生參加戰斗87次,他說:“每一次負傷,都是浴血奮戰的光榮象征……”在市委組織部、市委網信辦聯合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推出的《丹心一片·風華百年——聽老黨員講那過去的故事》活動中,隨著91歲老黨員趙洪義鏗鏘有力的講述,一枚枚金色勛章背后的戰爭故事,漸漸浮現在我們眼前。
趙洪義1930年1月生于遼寧省綏中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因生活所迫,一家人背井離鄉四處謀生,最后在沈陽落腳。他年少時親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的欺壓迫害。1945年8月,長期受日寇奴役的東北得以解放,八路軍進駐沈陽。“八路軍對老百姓十分和氣,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愛護老百姓就像愛護自己的父母兄弟。”趙洪義打心底里佩服敬重這樣的人民軍隊,到軍隊駐地報名參軍入伍,成為冀熱遼軍區特務團通訊排的一名通訊兵。
1949年1月的天津戰役中,趙洪義所在的二十四師得到命令,突破民權門,打到金湯橋與主力部隊會師,全殲天津守敵。“那場戰役十分慘烈,我們連隊戰前130多人,戰后只剩38人,太多的戰友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說到這兒,這位久經沙場身負重傷都不吭一聲的鐵血英雄流下了淚水。
在此之后,趙洪義跟隨大部隊南下渡過長江。在湖南衡寶戰役中,趙洪義接到命令帶領全排拿下敵人占領的山頭陣地。“我們一個排攻打敵人一個營,副團長問我需要什么支援,我說:‘三發迫擊炮彈就夠了!’”夜晚,趙洪義帶領戰士們摸到距離敵人七十米左右時停止前進,他拿出手電筒向著迫擊炮陣地發出光亮,炮連副連長看到后立即射擊,第二發炮彈正中敵人陣地,趙洪義帶領戰士們乘勝追擊沖上山頂,逼退敵人,占據了有利地形。戰役后的總結表彰中,趙洪義因作戰頑強、有勇有謀,被記大功一次。

參加戰斗87次,趙洪義講述了一枚枚金色勛章背后的戰爭故事。劉佳旎 攝
此后,趙洪義又參加了廣西戰役、大瑤山剿匪等戰役,并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1979年,結束了34年軍旅生涯的趙洪義轉業到地方,任即墨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直到離休。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的初心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初心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黨教會我的。”為革命事業奮斗七十余載,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但戰爭年代的故事和那些并肩作戰的戰友一直深深地刻在趙洪義的記憶里。“我們不能忘記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每一名共產黨員都應該學好黨史,砥礪前行,讓革命精神薪火相傳。”趙洪義說。
黨員檔案
趙洪義,1930年出生于遼寧省綏中縣,1945年8月參軍入伍,1947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經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先后擔任過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榮獲解放東北紀念章、華北解放紀念章、東北人民解放軍勇敢獎章等。(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劉佳旎 通訊員 劉鵬飛)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