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21年綜合評價選拔測試順利完成。本次測試采取“多對一”的面試方式,根據考生的自我介紹深入提問,不但注重對考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新思維的考察,也看重考生是否富有社會責任感。部分考生反映,題目涉及范圍廣,貼合生活實際的同時也有一定的深度。
考生進場 武佳琪攝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綜合評價招生選拔測試將全面貫徹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兼顧公平、公正、公開原則的同時,衡量考生的綜合素質。測試不分文理,而是對考生綜合素質水平進行全面考察,讓自主招生成為高考的有益補充、選才的高效通道。今年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綜合評價招生報名人數共計2501人,初審通過758人,計劃招生為120人。
學生記者采訪剛出考場的考生 武佳琪攝
發掘創新思維,考察綜合素質
此次綜合評價招生重在考察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綜合素質能力,培養全面發展的創新復合型人才。“我們在聽取學生回答問題時,不僅要聽他說什么,更重要的是考察學生是如何思考的,考察學生的思辨能力掌握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以及語言組織能力等綜合素質。”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招生辦公室主任王備戰說。
來自青島面試石油工程專業的郝翰同學回憶道:“老師問了我一個特別新穎的問題,人工智能對國足的發展有哪些幫助。我認為,這樣的問題雖然乍聽起來和自己所要報考的專業聯系并不緊密,但卻能恰到好處地考察一個人的知識運用能力和創新思維。”
來自東營面試油氣儲運工程專業的張峻碩也對此深有同感:“老師問了許多讓我措手不及的問題,比如行萬里路和讀萬卷書哪一個更重要。” 他認為,在這樣一場重點考察價值觀和臨場思辨能力的面試中,考生的回答能綜合展現自己的能力。“我的回答是行萬里路更重要,因為我覺得躬身實踐比紙上談兵重要得多。”
與此同時,聊天式的面試和態度和藹的考官讓不少考生避免因壓力而發揮失常,在與老師的交流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充分展現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來自泰安面試地理信息科學專業的吳昊宇回憶道:“老師問了我的業余愛好以及我平時喜歡讀哪些書,感覺就像在聊天,老師們都很親切、和藹。本來在剛進考場的時候還有點緊張,慢慢的,在老師的引導下就感到輕松了。”
學生記者采訪剛出考場的考生 武佳琪攝
聯系生活熱點,注重個人能力
在今年的測試中,部分問題延續往年風格,以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和瑣碎細節為切入點,挖掘考生的發散思維和臨場發揮能力,還注意考察學生對于社會熱點的看法與思考。
“老師用英文問了我‘清白’和‘無罪’兩個詞的區別。”來自淄博面試法學專業的朱肖宇在接受采訪時說:“因為我在個人簡歷里提到自己的英文比較好,老師就問了我這個問題。”
來自濟南面試漢語言文學的趙芮瑤回憶道:“因為我提交的材料里記錄了我的作文獲獎經歷,老師就有針對性地提了一些問題,比如我在寫作文時進行的初步構思和正式落筆用到的寫作技巧。”不僅如此,作為一名較為注重社會實踐的學生,老師還讓她對于當下比較熱門的開放三胎的政策問題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和思考。”考題與社會熱點、時事政治的關聯度較高,這也從側面考察了考生的社會責任感。
“我感覺今年這些考生的綜合素質非常的高。尤其是相對往年來說,不只是學習方面,這些學生對社會熱點、時政問題也非常關注,有很強的綜合素質和社會責任感。”面試官馬文忠教授感慨道:“我們學校的生源真是越來越好啊。”
家長在考場外焦急等待 武佳琪攝重視疫情防控,堅持保駕護航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已得到控制,但石大依舊沒有松懈,嚴格執行疫情防控措施,把好安全關,為考生保駕護航。
除了提供《考生健康承諾書》和考前7日內核酸檢測結果,考生還需在學校入口接受健康碼檢查以及體溫檢測,走考試專用通道入場。不僅如此,在入場及候考時,考生全程佩戴口罩,相互之間應保持1米以上距離,避免近距離接觸交流。“這次測試的疫情防控措施和我前幾天參加面試的學校相比更加嚴格,家長不被允許進入學校、全程戴口罩參與抽簽,我感覺到了學校的嚴謹。”來自青島面試物理專業的張晨雨說。
除了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本次候場時播放的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招生宣傳片也給考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少年,能》一片中,從未知能源的開拓、多元化能力的賦予記憶天賦潛能的挖掘三個方面出發,對石大的基礎設施、學習條件以及生活環境進行了細致的描述。
候場區的考生紛紛表示自己被石大的一流學科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鮮明的辦學特色與實力吸引,慕名前來參加本次綜合評價選拔測試,“希望我能順利進入石大,在這里遇到更多的大師名家,學知識,長才干。”候場區的考生們躍躍欲試。此外,更有不少考生對石大優良的生活條件表示十分滿意,來自青島面試地球物理學的魏宇鵬同學就對宣傳片中集各地風味的“風水寶地”——食堂印象深刻。“在校園里努力奮斗的同時,又能品嘗美食,何樂而不為呢?”他笑著說。(通訊員 李雨芯 張櫻凡 牟采梅)
責任編輯: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