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上百歲的老人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更是無價之寶。生活了一個多世紀,見證了時代的滄桑巨變,每名百歲老人都是歷史的記錄者,是一部豐富的 “歷史書”,一部權威的“養生寶典”。知足常樂、家庭和睦、樂觀開朗、不懈鍛煉、健康飲食……近日,記者采訪了我市的兩位百歲老人,探訪他們的長壽之道。周紹香老人矯善卿老人
長壽老人
周紹香 104歲
能吃飯愛吃肉一天三頓都不落
花白的頭發,慈祥的面容,穿著干凈利索的衣服,如果不是知道老人的年紀,面前的老太太可一點都不像已經年過百歲的老人。近日,記者來到家住市北區的周紹香老人家里,當記者來到周紹香老人家里時,老人正坐在床上和兒女們聊天?!皨?,早報的記者來采訪您了!”得知記者的來意后,老人握住記者的手連聲感謝。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老人今年104歲了,一共有九個孩子,“老人現在住在我三弟弟家,平時白天沒事,我們姊妹兄弟們就輪流過來照顧照顧老人,送送飯。 ”老人的女兒王女士告訴記者:“今天上午我過來后,就一直在這和我講年輕時候的故事,以前沒有正式工作,一直干加工活,養大這九個孩子,真是不容易,吃了不少累,年輕時候的事都記得清清楚楚的,經常和我們拉家常。 ”
“我們家老人身體很好,一點都不糊涂,就是視力不太好,耳朵也有點背了,和她說話得大點聲,別的什么毛病都沒有。”老人的兒子告訴記者,老人因為是小腳,所以出門可能不太方便,天氣好的時候偶爾會扶著老人去院子里坐坐曬曬太陽,但是老人平時的日常起居都完全能自理,可以自己下床去上廁所。
王女士說,老人非常愛干凈,十分利索,什么時候衣服都是穿得板板正正的,而且有個習慣——特別愛梳頭。 “每天一起床,就照著鏡子梳頭發,她自己的小鏡子和梳子一直放在床上,雖然她眼睛有點看不清了,但是養成習慣了想起來就照照鏡子梳梳頭,可喜歡漂亮了。 ”
“再就是,我母親吃飯吃得特好,很能吃,而且就愛吃肉,每天必須保證三頓飯,一點不挑食。 ”老人的兒女表示,老母親之所以長壽,和她良好的飲食習慣也是分不開的。據老人的家人介紹,老人年輕時飯量就很好,這么多年一直保持著良好的飲食習慣。 “‘買點豬大腸、今天想吃炸里脊……’,老母親經常給我們‘點菜’,告訴我們想吃什么,我們就去準備,每頓飯都吃不少。 ”王女士說,雖然老人愛吃肉,但是家人也注意給老人進行葷素搭配,而且老人不挑食,均衡的營養也有助于老人的身體健康。除了飲食方面,老人的睡眠質量也不錯,“晚上一般九、十點鐘就睡了,早晨五、六點鐘起床,白天也會睡個午覺什么的,生活習慣都很好。 ”
提到自己的長壽之道,周紹香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擺擺手說“沒什么沒什么”。王女士表示,老人的身體狀態好一方面得益于良好的睡眠、飲食,另一方面也和老人的心態離不開。 “我家老人心態、脾氣都很好,不管說什么都是笑著說的,也愛和我們聊天。”正如王女士所說,心態好的人一般都比較容易擁有好的情緒,而好的情緒也是人體健康長壽必不缺少的條件。
長壽老人
矯善卿 101歲
生活規律心情好牙齒全是“原裝”的
李滄區李村街道東山社區的矯善卿老人今年101歲,是社區里家喻戶曉的“長壽之星”。近日,早報記者來到老人家中探訪,一進門,就看到老人戴著老花鏡,正在床上認真讀報紙。 “老母親一直喜歡學習,尤其喜歡讀書看報,非常關心國家大事,每天晚上的新聞聯播也是必看節目。 ”老人的兒子告訴記者,老人24歲時就入了黨,是一名有7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采訪時記者發現,老人雖過百歲,但是頭腦清楚,聲音洪亮,憶及往昔,感慨很多,說起自己現在的生活,由衷地表示現在國家越來越強大,生活越過越好。

“母親老家在牟平,她性格非常豪爽,年輕時還參加過抗日戰爭,組織群眾抬傷員、救傷員,空閑時與村里的婦女們一起做軍鞋。 ”老人的兒子說,老人從年輕時就非常勤勞,除了干農活、做家務,還喜歡繡花。 “我小時候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當時就經常看見母親夜里不睡覺,在燈下熬夜繡花,經常熬得眼睛通紅。為了貼補家用,給孩子們好的生活,老母親真是受了不少苦。 ”老人的兒子說,母親40歲的時候,懷孕挺著大肚子,還帶著他去爬山摘槐花。
在聊天中,記者驚訝地發現,101歲的矯善卿老人牙齒竟然都是“原裝”的,除了掉了幾顆后牙,其余牙齒都完好無損。這在老年人里可不太常見。采訪中,老人時不時地向記者炫耀自己的牙齒,“我什么都能吃,骨頭肉、大棗、桃子,都能咬動。牙好,胃口就好,吃什么都香! ”老人驕傲地說,自己的一口好牙得益于好的護齒習慣,除了每天堅持刷牙之外,還保持著飯后漱口的好習慣。 “老人這個好習慣我們都很佩服,很多人都做不到每頓飯后都漱口,但是我母親卻能堅持這么多年,頓頓飯都是這樣,我們都很羨慕她的‘好牙口’。 ”老人的兒子說。
說起自己的長壽秘訣,矯善卿老人笑著說:“心胸開闊,不計較事,生活規律,愛活動,性格開朗,粗茶淡飯,保持一個好心情!”老人表示,多運動多活動是非常重要的,很多老年人上了年紀,覺得腿腳不好就不愛出門,時間長了并不好。 “即便不出門也可以在家里散散步,做一些輕微的活動,對身體好。 ”老人還說,保持好心情也是很重要的,“現在生活這么好,孩子們也都很照顧我,還有啥需要操心的,心態好了身體自然就好了! ”
/延伸/
兩位老人都有這些好的生活習慣
飲食清淡
一般長壽的老人都是非常喜歡清淡飲食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清淡的飲食能夠降低腸胃的負擔,加快食物的消化吸收,進而就有助于身體健康。但是清淡的飲食并不代表著只吃素食,而是要食物多樣化,飲食口味要清淡,做到少鹽、少油、少辣。過咸過油的食物都會對血管造成極大的傷害,而且很容易患上慢性疾病,不僅影響身體健康也會影響到人的壽命。
心態樂觀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些長壽老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性格非常開朗,始終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如果長期抑郁不開心而且暴躁的話,很容易導致體內的肝火郁結,這樣也會引發身體疾病。如果能夠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能夠讓身心得到放松,身體自然會更健康。
適當運動
長壽的老人似乎都有愛運動的好習慣,老人們在采訪中都提到,每天會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簡單運動。因為每天堅持適當的運動,能夠讓體內的新陳代謝功能正常運行還能夠提高心臟功能,讓血液循環更加順暢。
充足睡眠
長壽的老人似乎都有一個規律的作息時間,能夠保證每天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能夠讓身體器官得到充分的休息,讓機體的免疫力也得到一定的增強。每天堅持早睡早起,這樣能夠為身體形成一個良好的生物鐘,進而能夠使身體各個器官都能得到充足的休息,身體自然更健康,長壽也會悄悄靠近你。(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劉文超)
征集令
現代感十足的老年人不再宅在家中,不再把帶孫輩當成主業,他們“身懷絕技”,有的能歌善舞,有的精通書畫……展現了一個個活躍的老年風采。歡迎大家踴躍自薦和他薦,在早報的常青樹周刊上,我們將與大家分享老年人的精彩故事。
聯系方式
■郵寄地址:嶗山區株洲路190號青島日報報業集團青島早報《常青樹》欄目
■收件人:宋振濤
■郵箱:qdzbjyzpzj@126.com
■電話:828880003370841069(微信同號)

掃碼入群加入常青樹俱樂部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