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學生容易沉迷網絡游戲,國家對此出手整頓。近日,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明確規定,要嚴控向未成年人提供游戲服務的時長(僅限于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20時至21時)。這被稱作“史上最嚴”防沉迷規定。
中小學生玩網游的問題嚴重嗎?事實證明:很嚴重。9月4日晚,也就是《通知》下發后第一個周六晚上的規定時段,騰訊《王者榮耀》服務器崩潰。有關人士分析,正是憋了近一星期的學生玩家一擁而上,導致了這一幕發生。這既證明了相當一部分未成年人沉迷網游,也表明游戲平臺并未對新規落地做好準備。同時也說明,推動防沉迷善政落地,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網游企業必須擔負起防沉迷的主體責任。未成年人沉迷網游是個老問題,相關部門此前一直在規范引導,但效果不佳。此次《通知》嚴格劃定了未成年人網游的具體時間,這在國家政策層面尚屬首次,顯示了極大的決心。在具體規定上,《通知》主要朝三個方向發力。其一,劃定紅線,嚴控時間。其二,強調企業責任,要求家庭和企業攜手監督未成年人進行網游賬戶實名注冊。其三,強化監管,明確要求加大處罰力度,倒逼網游企業嚴格履行社會責任,從產品開發源頭做好把關。可以說,這三個方向直擊防沉迷問題的痛點,在政策方面打好了“補丁”,效果值得期待。
長遠來看,監管收緊對網游產業是好事。國家此次整頓,對于網游產業是一記重錘。然而,這記“重錘”的本意依舊是規范,是為了行業更好發展,而非將其“錘死”。網游產業是重要的文化產業,在過去的日子里其利與弊都很明顯。其“利”在于低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可以滿足部分休閑娛樂需要;其“弊”在于容易導致未成年人沉迷乃至染上網癮。假如放任不管,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不利,對行業健康發展也不利。所以要正視問題,以整頓為契機,完善防沉迷制度設計,豐富產品文化內涵,促進行業良性發展。而那些執意“收割”低齡化市場、對防沉迷敷衍懈怠的網游企業,也將難逃被市場淘汰的命運。
防沉迷還需要家庭、學校等各方共同努力。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課題組的一項研究顯示,孩子沉迷網游,與家庭的養育方式、交流溝通、閑暇生活、親子關系等密切相關。家長要筑牢第一道防線,從孩子觸網時就通過溝通和協商,給孩子立好上網規矩,為防沉迷打好基礎。要尊重孩子的內在需求,努力使他們的自尊、交流、休閑等在現實中得到滿足,引導孩子會運動、愛勞動、善休閑、想閱讀。只要做到這些,即便孩子接觸網游,也只會是生活的一個“調劑品”,而非“剛需”。學校和老師也要更好履行教育職責,與家長一起做好監督,幫助學生提升網絡素養。
青少年是“網絡原住民”,絕不能讓他們在網游中迷航。落實好防沉迷善政,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培養民族復興的時代新人。各方面要共同努力,形成共管共治的強大合力,守護好祖國的幼苗,守護好我們的未來。(王學義)
責任編輯: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