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日前,2021國際虛擬現實創新大會、2021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和青島國際軟件融合創新博覽會等一系列盛會在青島舉辦,引發巨大反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關鍵詞之一就是“創新”。
堅持創新引領,大力發展“四新”經濟。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必須向創新要答案。要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突出企業主體地位,堅持市場需求導向,強化科技成果供給,暢通科技成果轉化渠道,大力發展“四新”經濟,加快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創新生態。今年以來,全市新增6家上市高企,總數達33家;通過科技信貸“白名單”制度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扶持,上半年累計助力企業獲得信貸998億元。為破解科研成果轉化難題,相關部門也做了大量工作,一端連接前沿技術,一端連接應用市場。比如,在嶗山區鼓勵創新政策支持下,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就成功孵化了其產業化公司——山東省經海儀器設備有限公司。今年1至7月份,該公司營業額超7000萬元,預計年內銷售總額將達兩億元,比原來在研究所時翻了一番還多。
強化規劃引領,深化制度創新。產業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要立足全市大局,著眼“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發展,強化規劃引領,深化制度創新,在打造優勢產業集群上下功夫。比如,虛擬現實產業被青島市確定為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先機的重要抓手之一,而國際虛擬現實創新大會也成為行業內專業且具權威性的國際性盛會,這為產業集群的長遠發展打造了良好平臺。作為國內最早提出引導工業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的城市,青島早在2012年就印發相關辦法,此后又建立起發現、培育、認定、扶持、監測工作的一整套體系,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融資上市、技改創新、市場開拓等培育服務,如今已初步構建起“萬戶初創、千戶成長、百戶示范”的成長梯隊。此外,還要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濟濟多士,乃成大業;創新之道,唯在得人。要做好各方面人才的選育和使用,讓有真才實學的人有用武之地。著力搭建人才干事創業廣闊平臺,讓事業激勵人才,讓人才成就事業。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完善人才評價體系,增強人才服務和保障能力。進一步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領域的實際,強化人才工作責任落實。對于廣大人才來說,既要仰望星空,也要扎根土地,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始終心懷“國之大者”,為國分憂、為國解難、為國盡責。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青島的“項目落地年”,我們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讓我們齊心協力,加快建設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為青島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開創新局面。(王學義)
青島日報2021年10月9日2版
責任編輯:程雪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