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人盡責,織密疫情防控網
疫情風險就在身邊,需要時刻保持警惕。當前,國內疫情呈現多點散發狀態,疫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復雜。要樹牢防疫從緊從嚴的意識,始終繃緊疫情防控之弦,慎終如始,將“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疫情防控作于細、成于嚴,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斗大的風。疫情防控不是“非緊即松”,常態化防控也不能降低防控要求和標準。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清醒認識疫情輸入風險,嚴格落實國家、省部署要求,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標準、更實的舉措,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堅決守牢疫情不發生反彈的底線。要切實強化責任意識,主動靠前,精準摸排,從嚴從快做好來青返青人員管控,確保核酸檢測、健康監測等各項措施落實到位。要嚴防境外疫情輸入,始終堅持“人物同防”,嚴格落實入境人員閉環管理,做好進口冷鏈食品和非冷鏈物品的消毒檢測、追溯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境外疫情輸入風險。
疫情防控要重視一個“早”字,同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這是中國抗疫的寶貴經驗,是青島疫情防控的成功實踐。迄今多地溯源發現,引發這一輪疫情的依舊是變異毒株德爾塔,其載量高,傳播速度快、傳播能力強。而此次“旅行團傳播鏈”波及國內多地,更警示我們要做好充分準備。加強隔離場所、醫療機構、學校、工廠、交通場站、旅游景區、商場超市、賓館酒店等重點場所、公共場所以及會議、展會等活動疫情防控,強化督導檢查,嚴格落實日常清潔、通風消毒、從業人員防護、測溫驗碼及信息登記等措施。每個環節早一分排查、發現、報告,就能早一分確定風險點,早一點采取有效措施,大幅降低疫情傳播的可能性。這不僅能最大限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安全,也能極大節約社會資源。
做好疫情防控,每個人都是第一責任人。在龐大的疫情防控網中,個人這一環節范圍最廣,也最為分散,既是防控的最廣泛力量,也是查缺補漏、固防排險的重點難點。我們要繼續嚴格落實“戴口罩、勤洗手、常測溫、少聚集”等個人防護措施,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讓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成為全民抗疫的共識。要主動對照行程,做好及時報備。一旦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癥狀,應立即到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今霜降已過,天氣漸寒,秋冬季節是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季節。季節因素疊加,容易引發疫情傳播擴散。“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的道理人人都懂,在生活中更要落到實處,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不折不扣地履行好個人防疫義務。要深刻認識到,從報備檢測到隔離救治再到疫苗接種,在疫情防控整個鏈條上,任何一個環節出現漏洞,都可能導致疫情風險擴大。
疫情是一場大考,考驗社會治理能力,也考驗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與擔當。防控疫情,人人有責,更須人人盡責。必須從我做起,百倍謹慎、萬分小心,防范化解風險隱患,筑牢織密疫情防控網,堅決守護好我們的美好家園。(王學義)
青島日報2021年10月29日2版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