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守為民情懷,提升老人福祉
10月14日是九九重陽日,老年節。青島是全國老齡化發展速度快、基數大、程度高、高齡化態勢突出的城市之一。目前,60歲以上常住老年人口達204萬,老齡化率20.28%。80歲以上常住老年人口28.8萬,占老年人口的14.1%。在此背景下,更要加快健全社會保障體系、養老服務體系、健康支撐體系,維護好老年人合法權益,讓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實現老有所“養”,積極推進“家門口”養老。近年來,在國家積極推動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基本形成。但從全國來看,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不足、市場發育不健全、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仍然存在,幸福養老面臨現實挑戰。青島一直積極推進養老工作,不斷完善頂層設計,用政策杠桿助推行業發展。10月13日,全市40處農村鎮級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集中開業。至此,青島成為全國首個實現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城鄉全覆蓋的城市。這種模式是以實際行動破題農村養老,也是有效對接供需,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頗具現實意義。
升級老有所“保”,努力讓保障擴容提質。老年人群體面臨更多風險,也更加需要保障。隨著老齡化加速,這一問題迫在眉睫。這些年,青島積極貫徹落實國家政策,也先行先試作了許多探索。比如,從今年4月起,落實落細分級診療制度,通過社區門診改革試點,擴大報銷范圍,讓眾多市民告別“小病大治”。2012年,青島在全國率先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此后經多次升級,至今年建立起城鄉一體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覆蓋了全市城鄉參保人。這些兜底政策,既給老年人帶來了體面,提升了生活質量,也給家庭減輕了壓力。今后還要繼續嘗試,拿出更多舉措,優化服務供給,加大保障力度。
加強老有所“護”,切實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今年重陽節來臨之際,中國消費者協會專門發布了老年消費提示:購藥要選正規渠道,保健食品認準藍帽;警惕低價旅游陷阱,小心投資理財圈套……提示很簡練,反映的問題卻很“扎心”。近年來老年人被坑、養老錢被騙走等事件頻發。相關部門應更積極、更主動、更敏銳地加強監管,制度化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預防、打擊、善后政策。
確保老有所“樂”,加快城市適老化改造。“樂”不單純是娛樂,而是讓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公共服務的適老化改造是重要內容。這需要從兩方面發力:硬件方面包括老舊小區、城市道路、公園設施等適老化改造;軟件方面包括幫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更多考慮老年人等。當然,再合理的機制,再智能的工具,也替代不了真情關愛和面對面交流,這也對我們每個人提出了要求。
關愛老年人的今天,就是關愛自己的明天。滿足老年人的需求,事關發展全局,事關百姓福祉。要堅守為民情懷,辦好民生實事。要共同努力,讓尊老、敬老、便老、適老成為全社會的共識,讓每一位老人都擁有幸福的晚年生活,這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題中應有之意。(王學義)
青島日報2021年10月15日2版
責任編輯: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