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大概就是,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樣的選擇,以及不知道自己有哪些可能的選擇。迷茫實則來自于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當你生活迷茫時,看一看這10條經典的心理學效應,相信會有收獲。

1、心里不開心,動筆寫下來
這是個漂亮的疏通方法。因為“寫”這個動作,本身具有覺察、及統整思緒的功用。“寫”,能將情緒能量從虛無的“下意識”,提升到“意識”的層次,也就是說,由原先感覺“我心中波濤洶涌”到“我知道怎么回事了”,焦慮下降,也就啟動情緒療愈。
2、越害怕的事情越容易發生
口袋裝著剛買的手機,在公車上生怕被盜,每隔一段時間就去查看手機是否還在。這一舉動引起了小偷的注意,最終手機被偷走。就因為害怕發生,所以會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錯誤。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理。
3、炫耀源于內心的不自信
心理學上認為,“愛向別人炫”是一種內心需要被關注被肯定的表現,很可能是因為某種東西自己不常有,一旦擁有,希望藉以外界的羨慕來建立自信。不向別人曬自己的幸福會憋死你么?如果會,好問問為什么。記住:生活不是演戲,自己精彩就好!
4、你怕麻煩別人嗎?
其實這并不好!相比那些被你幫助過的人,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會更愿意再幫你一次。換句話說——讓別人喜歡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幫助他們,而是讓他們來幫助你。如果想得到別人的好感,主動開口是沒壞處的。
5、改變心態
把你所有的不幸總結成一句話,然后問問自己:“3年后,這對你還重要嗎?”
6、如何認識你自己
人一定要想清3個問題:第一你有什么,第二你要什么,第三你能放棄什么。
對于多數人而言:
有什么,很容易評價自己的現狀;
要什么,內心也有明確的想法;
最難的是,不知道或不敢放棄什么——這點恰能決定你想要的東西能否真正實現,沒有人可以得到一切。
7、貝勃規律
原本1塊的報紙變成了10元一份,你定會感到無法接受;
相比較而言,原本5000元的電腦漲了50元,你一定不會有這么大的反應。
貝勃規律表明,當人經歷強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予的刺激對他來說也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8、戀人矛盾應對策略
①不要凡事分出對錯,先換位思考,體察對方的潛在動機,相互理解。
②平時保持適當的心理距離,靠得太近會審美疲勞。
③別習慣相互抱怨并形成消極定式,嘗試在嬉笑打鬧中解決問題。
④寬容為上。我們都不是圣人,沒必要為對方的一點行為舉止過分挑剔。
⑤尊重對方。
生活中,我們有滿溢的幸福分享,也有滿腔的心事傾訴。當你開心時,請放聲大笑, 當你不開心時,請放下偽裝,你值得擁有真正的快樂。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