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好發展“先手棋”,必須先下好人才“先手棋”。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強調,要源源不斷培養造就愛國奉獻、勇于創新的優秀人才,真心愛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來。近期,青島在人才方面推出了不少創新舉措,以此為著力點,不斷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聚焦產業發展,全面引才育才聚才。發展是第一要務,在日漸升級的“搶才大戰”中,一座城市要占得先機,就必須確立開放引才的綜合優勢,形成引才聚才的“強磁場”。當前,“2021年青島市引才百日攻堅行動”正在進行中。作為全市下半年招才引智的重要舉措,此次行動秉持國際化視野,聚焦青年人才引進和項目落地轉化兩條主線。其中,著重強調了對人才的服務,力圖打造涵蓋需求摸排、人才招聘、引進培育、跟蹤服務全鏈條的人才引進服務體系。應該說,這種姿態和行動,都有利于提升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在制度方面,青島也不斷進行完善。11月22日,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正式印發《關于推動技能人才與產業融合發展實施方案》,強化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力爭每年新增高技能人才2萬人,從育才方面積極為產業發展夯實人才之基。
持續優化精準服務,助力人才創業發展。人才是第一資源,把人才資源轉化為社會生產力,才能更好體現人才價值。對于手握技術的高層次人才來說,創業創新面臨的難題之一是資金。11月17日,位于膠州市的青島能蜂電氣有限公司成功獲得1000萬元“人才貸”,這是青島“人才貸”新辦法實施后發放的首筆貸款。這家企業是國內領先的智慧儲能領域高端設備制造商,擁有11項國家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迎來發展良機。此前雖也在申請專利權質押貸款,但額度只有150萬元,遠不能滿足發展需要。怎么辦?相關部門按照“人才貸”新辦法,為企業解了燃眉之急,這也是通過制度創新,實現惠“才”惠“企”的一個樣本。制度因地制宜,為人才增添動力,讓企業更有活力,實現了既“聚才”又“聚財”,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加快發展戰略人才,建設創新高地。城市發展需要戰略眼光,要抓好戰略科學家這個“關鍵少數”,培養更多領軍人才,帶動更多創新團隊。事實上,青島一直高度重視高科技人才的凝才聚智作用。目前,全市共有在青兩院院士66人,其中24人為涉海領域院士,這是這座城市重要的底氣。青島還通過改革來為人才打通賽道,不久前在全國率先開展“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職稱評審,讓從業者倍感鼓舞,也有利于吸引更多高水平人才來青。不過也要看到,科技發展風馳電掣,若想占據主動,就必須不斷把目光投向更遠處。比如,最近“元宇宙”火熱,這一領域的“搶才大戰”也已開始,部分人才已被開出了百萬年薪。而“元宇宙”范疇中VR/AR等屬重要賽道,這些行業中,青島其實擁有一定優勢。如何保持住優勢,并在產業上更突出地體現出來,恐怕依舊離不開“人才”二字。
這是千里馬競相奔騰的新時代,這是創新潮波瀾壯闊的新征程。我們要以更加開放的格局、更加寬廣的胸襟、更加包容的環境,加快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的人才發展環境,吸引天下英才近悅遠來,讓更多人才來到青島、留在青島、扎根青島,打造創新發展最活躍要素的人才高地,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注入蓬勃動力。(王學義)
責任編輯: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