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的背景下,老年殘疾人口也不斷增長,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群體。
本來老年人就容易產生孤獨、憂郁、自卑等情緒,如果是老年殘疾人,這種情緒就會更加嚴重,久而久之,甚至容易形成嚴重的心理問題。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老人,我們不妨多給他們一些關心,一些理解,一些幫助。
01.
老年殘疾人有哪些常見的心理問題
自卑
老年殘疾人是弱勢群體中的弱勢者,常常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低人一等,覺得自己給他人增加了負擔,同時還伴有不安、內疚、憂郁、失望等。不愿與人交往,性格變得孤僻、膽怯。有時候還會敏感多疑,認為周圍的人都在挖苦他、嘲笑他。

孤獨
許多老年殘疾人由于生理或心理的缺陷,參加的社會活動受限,與他人溝通交流存在一定障礙,久而久之逐漸脫離了社會交往,產生強烈的孤獨感。主要表現為封閉自我,不愿與他人交談,回避與他人接觸。
抑郁
抑郁癥狀多樣,表現不一。典型癥狀是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和意志活動減退,即“三低癥狀”。輕者悶悶不樂、興趣減退,重者痛不欲生、出現自殘行為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老年殘疾人常常出現無用感、無力感、獨坐終日或臥床不起,不言不語不吃不喝不動等。

02.
如何應對老年殘疾人常見心理問題
樹立信心,提升自身價值
老年殘疾人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興趣愛好,可以與家人朋友傾訴或者聽一些舒緩優美的音樂,積極主動發揮軀體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提高生活質量,提升自身價值感。
家人應發揮關愛與尊重
家人應該對老年殘疾人真誠關愛,耐心細心,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對待。讓他感受到來自親人的鼓勵與支持。
家人應挖掘老年殘疾人的潛力。對于聽力障礙的老人,如果對色彩很敏感,可以鼓勵其畫畫;對視力障礙老人,可以鼓勵其欣賞音樂或者收聽廣播;支持并鼓勵老年殘疾人參加集體活動,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并保持健康的社交。

03.
心理調適小技巧
1.不去想過去的事情,只關心當下,珍惜目前的身體狀況,盡力改善殘存機能,對未來充滿信心。
2.自我暗示:身心平靜,精神放松,心中默念:我很有用,我能行,我很棒,我很幸福等。
3.肌肉放松法:深吸一口氣,再慢慢吐氣,暗示自己把內心的不愉快從吐氣中排出,同時新鮮的氧氣進入身體,充滿活力。
4.視覺放松技巧:綠色使人充滿希望,心胸開闊;藍色使人心情平靜,消除煩躁。
5.觸覺放松技巧:老年殘疾人肌肉緊張,血管變硬,關節不靈活,家人可以幫助其進行肌肉按摩,放松肌肉的同時,還可以與老人聊一些輕松有趣的話題,既緩解了身體的不適也增進了與親人的交流,使老人內心得到支持與鼓勵。

他們雖然沒有明亮的雙目,但用心感受著世界;雖然沒有強有力的雙臂,卻同樣可以迸發出不一樣的力量;雖然沒有不停奔跑的雙腳,卻從未停止向往幸福的腳步。
讓我們用平等、包容與愛,積極關注老年殘疾人的內心世界,給予他們鼓勵與支持,老年殘疾人同樣可以享受美好的藍天白云。(來源|青島市精神衛生中心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