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過明確診斷、積極改善營養狀態、解除膽道梗阻并全面評估心肺功能,青島市中心醫院集團肝膽外科順利為79歲嚴重營養不良老人完成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老人術后恢復良好,體重及營養狀態調整至患病前水平。
無故體重下降10斤
2個月前,79歲的李老先生全身及鞏膜泛黃,小便顏色像濃茶,深于往常,但他未將這些異常放在心上。隨著時間的推移,老人食欲越來越差,上腹部不適感愈來愈強,一個月體重驟降10斤,讓原本體重只有100斤的李大爺更加消瘦。這一系列的異常引起了老人家人的重視。
在家人的陪伴下,老人來到青島市中心醫療集團肝膽外科就診。科室主任孫少杰經過查體及細致分析,考慮老人為“梗阻性黃疸”,且“膽管癌”可能性較大。老人隨即住院行進一步檢查治療,最終被確診為膽管下端癌并伴有低位膽道梗阻,未出現轉移。
打敗手術“攔路虎”
通過全面評估李老先生的心肺情況并仔細閱讀他的影像資料,孫少杰認為,手術機會還是很大的。然而,由于腫瘤的浸潤和壓迫,老人膽道梗阻非常明顯,入院總膽紅素高達260μmol/L(正常范圍3.4-20.5μmol/L),BMI指數低至16kg/m2,白蛋白水平最低時僅29.0g/L,居高不下的膽紅素和日益降低的體重、白蛋白,成了手術路上的“攔路虎”。面對如此復雜的情況,孫少杰多次組織科內討論,牽頭組織腫瘤學科MDT,聯合多個科室將問題逐一擊破。腫瘤介入科主任王喜功進行膽管穿刺引流,解除了李老先生的膽道梗阻;營養科醫生為老人量身調整飲食結構和腸內外營養支持。多管齊下,老人的總膽紅素水平降至34.6μmol/L,體重增加至102斤,BMI指數達到了患病前水平,迎來了手術時機。
考慮到膽管癌的發病位置,孫少杰團隊最終選擇了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手術方式,手術取得成功。術后,李老先生沒有出現切口愈合不良、膽漏、胰漏、出血等并發癥,恢復迅速,最終順利出院。
專家提醒
揪出膽管癌定期體檢很關鍵
孫少杰介紹,膽管癌發病與膽管結石、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等疾病相關,一般惡性程度較高。臨床早期缺乏特異性表現,可通過CA-199等腫瘤標記物聯合腹部彩超進行篩查。隨腫瘤進展,可出現膽道梗阻性癥狀,例如黃疸、二便異常、膽囊腫大、肝損害并膽管炎表現。患者出現臨床癥狀后,經增強CT及MRCP等檢查可發現膽道占位及膽道梗阻征象,亦可通過PET/CT檢查進一步明確膽道占位性質、腫瘤侵及范圍及遠處轉移情況。
防治膽管癌小貼士:
1.積極治療原發性膽道疾病,例如膽管結石、膽管寄生蟲及慢性膽管炎等;
2.如果有不明原因的黃疸或持續的小便黃一定及時就診明確診斷;
3.合理健康飲食,拒絕全素飲食;
4.戒煙戒酒;
5.加強鍛煉。
專家簡介
孫少杰,肝膽外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山東省醫師學會肝膽外科分會委員,山東省醫師學會肝膽胰微創治療外科分會委員,山東省醫學會普外科分會肝臟外科專業委員。從事肝膽疝外科專業30余年,專注于肝膽胰相關疾病的診斷治療,開展了各類腹腔鏡肝切除手術,肝門部膽管癌根治術,胰腺以及膽管腫瘤開腹及腹腔鏡手術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王海全,副主任醫師。中國抗癌協會(CSCO)專業會員,世界內鏡醫師協會山東分會ERCP專業委員會委員,山東省疼痛協會肝臟專業委員會委員,青島市抗癌協會胰腺癌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擅長肝膽、胰腺腫瘤手術及綜合診治;膽石病手術、微創治療;ERCP內鏡外科,膽道取石、惡性梗阻性黃疸支架置入術;腹股溝疝、腹壁疝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