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年2月26日
天氣: -10℃/4 ℃ 晴

2021年9月,民航客機上拍到的雅魯藏布江日喀則段。
我與她的第一次見面,是不期而遇的。那是在進藏的第四天,對日喀則了解還不深的我跟著援藏組到東嘎鄉下鄉,車行一路向北出城,不久就看到一片廣闊的河谷,河水清澈,水勢緩慢,我下意識地拿出相機拍了幾張,不甚理想,隨口問了句這是哪里?援藏組副領隊王成君說,這是雅魯藏布江。

2021年3月,冬春交際之時的雅魯藏布江河谷,蒼茫一片。

2021年11月,雅魯藏布江日喀則段。
這是雅魯藏布江?這與我之前想象中的高山深谷、世界上最深的大峽谷完全不一樣啊!要知道,雅魯藏布江可是一條總落差5435米、平均海拔約4500米的大河,是中國最長的高原河流、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當時還是冬春交際之時,河谷里的草木都還沒有發芽,周圍山上幾乎寸草不生,一片粗獷、雄渾、蒼茫的景象,完全沒有之前在電視中看到的郁郁蔥蔥、雪山森林的樣子,就連緩慢流淌的河水也不是一條“江”該有的樣子。然而,此后這一年,我們便與這條日喀則甚至是西藏的母親河結緣了。

2021年8月28日,雅魯藏布江日喀則段,聶日雄鄉-東嘎鄉大橋附近。

一年四季中的雅魯藏布江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東嘎鄉段。
桑珠孜區12個鄉和街道,由西向東有7個鄉街緊緊依偎在雅江邊,還有兩個鄉街則在雅江五大支流之一年楚河兩岸。每次下鄉,我們基本都是在雅魯藏布江的谷地中行走。向東,318國道沿雅江岸邊修筑而成,城北街道、邊雄鄉、江當鄉、年木鄉、聯鄉緊靠在雅江南岸;向北向西,聶日雄鄉、東嘎鄉一南一北隔江對望。由此,無論向哪個方向行駛,常常能在某個時刻與雅魯藏布江相遇,不管是春天的枯水、夏天的雄渾、秋天的黃葉、冬天的冰雪,她總能突然出現在視野中,讓你產生與之親近的情緒。

日喀則市仲巴縣,雅魯藏布江源頭馬泉河谷中的片片沙丘。

2021年12月,桑珠孜區江當鄉內的雅魯藏布江河谷平原。

2021年8月28日,雅江河谷內的大片青稞地和小麥田。
舉世聞名的雅魯藏布大峽谷,我沒有去過,也無需多談,畢竟已經很有名了。這里我只想說說在日喀則看到的雅魯藏布江中上游。在日喀則轄區內,17個縣區中有仲巴縣、薩嘎縣、吉隆縣、昂仁縣、拉孜縣、謝通門縣、桑珠孜區、南木林縣、仁布縣等9個縣區直接分布在雅江兩岸,還有幾個縣是建立在雅江的支流邊的。雅江源頭及部分上游與獅泉河、象泉河、孔雀河齊名,名為馬泉河。源出喜馬拉雅山北麓日喀則市仲巴縣后,雅江日喀則段在日喀則市一路流出823公里后才進入拉薩、山南和林芝,占據了西藏境內2057公里河長的五分之二。此段上游是牧區,開闊的谷地能達到10-30公里,過了薩嘎拉孜進入中游后便是農區,一段段的河谷平原一般寬2-3公里,最寬可達6-7公里,沿河長度可達數十公里。這一段水流緩慢,基本與“轟隆隆”“水流湍急”這些詞是絕緣的,但也為水利灌溉和機械化農耕創造了優越的條件。日喀則被譽為“西藏糧倉”“世界青稞之鄉”便源于這一河段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而西藏近一半的青稞產量便出自日喀則。

2021年7月1日,魯藏百村生態家園建設項目中的邊雄鄉甲根村,青稞田和油菜花海緊靠雅魯藏布江。

一年四季中的雅魯藏布江桑珠孜區段。
春天,在雅魯藏布江兩岸的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拉孜縣、白朗縣、江孜縣等地,你可以看到成方連片的青稞漸漸發芽、冒青,河谷中的樹木開始披上青翠的綠色;短暫的夏天中,你可以看到已經長高的青稞和小麥田,猶如無邊無際的綠色波浪,間或黃燦燦的油菜花海飄著迷人的芳香;在眼看著青稞抽穗后,秋天到了,收獲的季節里,片片青稞田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金色的光芒,訴說著豐收的喜悅;到了冬天,少了雪山上融化的雪水,進入了枯水期,這里河床寬敞,水流平緩,中間堆起無數沙洲,沙洲上荊棘叢生,藍天白云倒映水中,成為一幅幅精美絕倫的山水長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雅魯藏布江哺育著兩岸肥沃的土地,養育著兩岸勤勞淳樸的人民,孕育了豐富多彩的藏族文化。
點擊觀看2021年4月7日,東嘎鄉楚貴村雅魯藏布江河谷全景VR。
點擊觀看2021年5月16日,江當鄉雷貴村雅魯藏布江河谷全景VR。
點擊觀看2021年7月1日,魯藏百村生態家園邊雄鄉甲根村雅魯藏布江河谷全景VR。
點擊觀看2021年7月1日,聶日雄青稞小鎮雅魯藏布江河谷全景VR。
點擊觀看2021年8月28日,聶日雄鄉青稞小鎮雅魯藏布江河谷全景VR。

雅魯藏布江滋養著兩岸廣袤的土地。

雅江河谷,依次為:2021年4月7日,東嘎鄉楚貴村;2021年5月16日,江當鄉雷貴村;2021年7月1日,聶日雄鄉;2021年8月28日,聶日雄鄉。
珠穆朗瑪雄偉壯麗,雅魯藏布奔流不息。在日常中,我們常常看見、聽見,雅魯藏布與珠穆朗瑪并列齊行,成為日喀則乃至西藏的自然符號之一。天上有一條銀河,地上有一條天河,被稱為“天河”的雅魯藏布江,從雪山冰峰間流出,又將冰液玉漿帶向喜馬拉雅與岡底斯、念青唐古拉之間的谷地,滋養著兩岸廣袤的土地,哺育著一代又一代藏家兒女,使這一帶花紅草綠、牛壯羊肥、麥浪滾滾。寬廣、遼闊、氣勢恢宏的雅魯藏布江,給西藏人民帶來的不僅僅是過去,更是光輝燦爛的未來。(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記者 王建亮)
責任編輯:張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