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青島市赴上海專業實訓自6月28日開始,9月28日結束。在市委的堅強領導和市委組織部的有力指導下,51名專業實訓隊員肩負著深情囑托,只爭朝夕,日夜兼程,跑出了精彩的“第一棒”。
為何學?
突出“專業”二字,聚焦現代服務業主題,透過現代服務業的窗口,體悟上海開放的真諦,汲取上海創新的力量,感受上海包容的魅力,探尋上海高質量發展的深層次邏輯。
●聚焦五大領域
“資本金融、航運貿易、科技服務、文化旅游、商務服務”是上海“五大中心”和“四大品牌”的核心要素,也是青島推動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這五大領域兩座城市發展高度契合,上海昨天走過的路,值得深入研究借鑒。
●聚焦新興賽道
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術、集成電路、智能制造等為代表的“硬科技”都是新賽道、新物種、新勢力,代表著未來產業發展方向,決定著一個城市的未來。近年來,上海在新經濟賽道上已經厚積薄發,進入全國第一方陣并實現 “領跑”。
●聚焦制度供給
以開放倒逼改革、以企業倒逼政府。找準行業、企業發展的痛點,以更大的擔當來推動改革,打破老舊無效的條條框框,拿出新的有效的制度供給,幫助解決行業和企業的實際問題,促進現代服務業健康發展。
●聚焦開放前沿
上海從全國改革開放的“后衛”走到了“前鋒”,透過上海改革開放前沿,近距離學習國家最新改革開放舉措,了解政策出臺的背景、落地實踐遇到的問題等深層次邏輯。
●聚焦“三化一型”
錘煉“三化一型”隊伍,學習上海干部的專業精神、專業能力、專業素養,以及上海的行業協會、研究機構、企業走專業化道路,靠專業化發展的歷程。
怎么學?
拜師大上海,甘當小學生,全身心投入學,創新方法方式學,全方位深入體悟學。
●黨建引領學
臨時黨支部自始至終是實訓隊的主心骨、頂梁柱,每當遇到大事、難事,黨支部成員帶頭先上,發揮戰斗堡壘作用。
●創建品牌學
創新 “使命促動學”“頂格推進學”“名師啟發學”“崗位實戰學”“拓展鏈接學”“媒體助力學”等學法,策劃推出“1+4+10+X”學習體系。其中“1”是“浦江觀瀾”品牌;“4”是浦江觀瀾專報、浦江觀瀾簡報、浦江觀瀾名師論壇、浦建觀瀾學員論點四個學習載體;“10”是制定“10大課題”調研清單,組成戰隊開展專題研究;“X”是延伸學習實訓觸角,通過廣泛走訪企業、行業協會商會等組織,參加上海各種論壇、講座、展會等活動,全方位、多角度解碼體悟上海發展背后的邏輯。
●借助平臺學
將實訓單位作為來上海學習的“根據地”,借助實訓單位這個平臺廣泛鏈接資源,遍訪名師,解剖“麻雀”,往深里挖、往專業走,努力做到學懂、弄通。
●雙向互動學
建立實訓企業導師制,不僅讓老師在實訓企業里手把手教,也通過老師聯系更多的企業,主動走出去學,促進師生互動、青申互動。
●搭建舞臺學
學習借鑒項目招標做法,創新建立課題發榜招標、企業走訪發榜招標制度,將專業實訓期間的調研課題、專報等重點學習任務,通過項目形式在微信工作群中發布,公開招標,由牽頭人組成戰隊組織推進。
●嚴守底線學
制定學習、會議、生活等規章制度以及學員量化考核辦法,下發“五嚴守、五嚴禁”規定,推行紀律負面清單,在紀律規矩上標準更高一層、要求更嚴一格、自律更緊一扣。
學什么?
融入上海并讀懂上海,掀起“黃海東海同潮,‘申’‘青’深情互動”的熱潮。通過學習上海的先進經驗做法,結合青島發展實際,為青島的發展“抓藥”,拿出真正管用的實招,推動青島高質量發展。
●引起青申互動的熱潮
組織、參與、協調了青島和上海兩地間多項互動活動,青島部分區市、功能區紛紛來上海開展產業對接推介,部分市級部門到上海開展專題研修,上海已形成“青島現象”,刮起“青島旋風”。推動上海證券交易所在青島舉辦青島市債券業務培訓班開班,復星集團、杉杉集團、益海嘉里等紛紛表示加大在青島投資的意愿。
●堅定加快發展信心
通過專家授課、分析和調研上海正推進的工作,充分印證了青島正在推進的建設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攻勢、發展總部經濟、建設航運貿易金融中心等重點工作,決策判斷是正確的,發展方向是對的。
●形成一批學習成果
在內心深處播下思想解放的火種,重塑傳統思想和工作方法。實訓隊共撰寫形成16篇專報、10大課題研究報告、50多個 “金點子”。
●提升專業能力水平
接觸到了若干過去沒有接觸到的東西,學到了若干過去沒有學過的知識,解開了過去一直沒解開的“疙瘩”,“三化一型”能力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鏈接一批要素資源
當好“上海企業在青島的代理人”、青島“形象代言人”和“品牌推廣者”,凸顯橋梁紐帶作用。形成了一批青滬產業互動平臺,助力一批項目落地。講好“青島故事”“實訓故事”,引發全媒體矩陣對“滬”“青”合作的持續關注。(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孫啟孟)
責任編輯:單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