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說
勿讓暴雨澆濕“宜居指數”
近日,連續多日的大暴雨,讓城市基礎設施和部分居民房屋面臨著極大的考驗,同時也檢驗著相關部門的應急能力和服務意識。
連日來,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收到不少市民留言,反映家中房屋漏雨嚴重,有一些是因工程質量問題,也有一些是維修不及時造成的。
居者有其屋,房屋質量是民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頻頻發生的房屋漏雨問題,“漏”出了民生工程的“裂縫”。6月27日,寧夏路弘信山莊小區10號樓二單元居民反映,該小區5年前統一實施外墻節能保溫工程,但由于工程質量問題,原本不漏雨的房屋每到雨季就開始漏雨。雖然施工部門多次派人維修,一直未能解決。近來的連續降雨,讓小區許多住戶家中再次漏雨滲水。
舊樓加裝保溫層是列入市辦實事的惠民工程。群眾受益,政府買單,老百姓當然拍手叫好。為了辦好這件實事,市、區各級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操了不少心、費了不少力。但現實情況是,惠民工程實施中,因為一些部門在民心工程實施中沒“走心”,沒有盡到監管責任,致使工程質量低下,導致好事沒辦好,招來群眾的抱怨。
暴雨檢驗著惠民工程的質量,同時也給相關部門在未來如何提升居民宜居指數出了一道民生必答題。事實上,城市的惠民工程須實現全過程監管,方能切實保障工程質量,獲得百姓首肯。相關主管部門應主動承擔起監管責任,市、區兩級部門也應有效聯動,通過巡檢、抽檢的方式,加強惠民工程施工督查的同時,提高施工和監理的準入門檻,將屢次出現質量問題的不合格單位列入“黑名單”,保障惠民工程沒有“裂縫”。
除了工程質量問題外,由于服務“欠賬”等原因造成的漏雨問題,也是市民留言的熱點之一。雨季當前,家中漏雨的居民最期盼的就是及時維修止損。但因為相關部門回應遲緩,錯過了最佳修理時機,給暴雨中的百姓帶來了不必要的煩惱。日前,平度中央華府小區居民通過觀海新聞客戶端“直通12345”留言,去年年底,他向相關部門反映家中屋頂漏水問題,部門回復稱冬天無法維修,要等來年3月才能維修樓頂防水層。但記者了解到,直到近期暴雨時節來臨,居民也沒盼到施工人員。坐在暴雨之后濕漉漉的家里,居民心中五味雜陳。
俗語說:不要等下雨時,才趕著補窟窿。如果用書面語表述,即未雨綢繆。干爽的春季已經過去了,相關部門一旦錯過最佳的維修季節,同樣也就錯過了百姓的托付和信任。
房屋漏雨尚可維修,但相關部門拖延推諉一旦造成了百姓心傷卻很難修復。因此,亡羊補牢,猶未為晚。暴雨就是命令,百姓呼聲就是方向。讓百姓的住所盡快恢復遮風擋雨的功能,是相關部門在當前雨季中的當務之急。希望相關部門真正憂百姓之所憂,急百姓之所急,迅速行動起來,制定緊急預案、啟動應急機制、開通綠色通道……盡其所能,高效回應百姓呼聲。
健全的設施和快速的應急反應無疑是保障城市“宜居指數”的堅實基礎。讓老百姓從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雖只是一字之差,卻須付出千百倍的努力。希望相關部門走在雨“前”、行在雨“中”,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在暴雨中守護這座城市的宜居指數。
平度市金沙江路:晴天土雨天泥,出行不易
“金沙江路太難走了,尤其是一下雨,就變成了‘泥水路’。”近日,貨車司機吳先生撥打本報輿論監督熱線反映,平度市金沙江路有兩段路面破損情況特別嚴重,給附近企業和居民帶來了很多不便。
6月16日,記者探訪了解到,金沙江路東西全長3170米,兩側制造業企業居多,是企業運送貨物及附近居民出行的主要道路。記者駕車沿青啤大道向北行駛時看到,青啤大道寬敞平坦,各類交通標線清晰完善,但當車輛右轉進入金沙江路后,道路狀況急轉直下。在青啤大道、金沙江路路口東側,車道標線戛然而止,兩側人行道向東延伸10米后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綠化帶。再向遠處望去,路面上深淺不一的坑洼接連成片。路口向東約100米處,一家工廠大門前的瀝青路面已經破碎不堪,成了細碎的石子、粉末,露出白色的路基。再往東約50米,路面沉降問題比較明顯,深坑一個連著一個,有的落差超過10厘米。盡管兩天內并沒有下雨,但坑內存有積水,大車軋過時水花四濺。

暴雨過后,平度市金沙江路越發坑洼泥濘。
記者注意到,行駛在該路段的車輛車速普遍較低,不超過每小時30公里。許多車輛為了避免顛簸,會不斷變換行駛角度,選擇相對平緩的路面通行,甚至逆向行駛。當大型載重半掛車和大貨車駛過時,車底便會發出“哐當哐當”的聲響。
“這段路實在太難走了,車根本跑不起來,只能怠速行駛,而且這樣的路況對車輛懸掛系統傷害很大。”吳先生經常為周邊一家企業運送包裝紙箱,他告訴記者,金沙江路本來就年久失修,近兩年,周邊道路又陸續封閉施工,導致金沙江路的車流量大幅增加,道路坑洼情況愈發嚴重。雖然相關部門也修補過多次,但修補面積都很小,而且有些坑洼在填補后還高于地面,反而加劇了顛簸。
圣泉花園和圣水小院兩個居民小區位于金沙江路北側,許多居民每天騎電動自行車到周邊企業上班,這段坑洼道路也令他們煩惱不已。“不下雨的時候路面揚塵嚴重,大車一過身上立馬一層土。一下雨就更不方便了,經常得蹚著水上下班,水深的地方能把車輪淹沒,褲腿、鞋襪都是濕的。”居民周女士無奈地說。
金沙江路除了青啤大道至海州路路段路面問題嚴重外,貴州路至廣州路路段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周邊企業10多年來一直深受其害。
記者調查發現,金沙江路雖然是市政道路,但貴州路至廣州路路段有約500米長的土路,路南集中坐落著多家工廠。瀝青路面只鋪到了金沙江路10-1號一家工廠門前,往西路面則鋪著瀝青廢渣、碎磚塊和沙土。
一家工廠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條土路給他們的生產經營帶來了很大困擾。“我們做的是線上電商,發貨量大,每天從工廠進出的大小貨車就有四五十輛。門前的道路坑洼不平,不僅影響運輸效率,而且路上的塵土還會隨風刮進廠區。我們晾曬在外的產品經常落滿灰塵,影響客戶滿意度。”據這位負責人介紹,2008年工廠開工后,他與周邊企業便向多個部門提出道路硬化需求,但至今未能實現。無奈之下,只好自己想辦法墊平道路,但揚塵問題始終存在。“同是一條市政路,為何我們門前這段始終沒有硬化呢?”這位負責人說。
記者隨后致電平度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工作人員說,金沙江路的青啤大道以東路段有修建計劃,但具體時間不能確定;而貴州路至廣州路之間路段,由于部分土地產權仍屬集體所有,尚未征收,短期內無修建計劃。
近日,青島連降多場暴雨,此前采訪的工廠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暴雨的沖刷下,工廠門前的土路越發坑洼泥濘,希望相關部門盡快將該道路列入整修計劃。
萊西市大連路:大翻建細雕琢,暢通無阻
路面平整、綠樹成蔭、標線清晰……近日,記者在萊西市水集工業園看到,整治后的大連路煥然一新,路上行車平穩有序。
而8個月前,這條路卻是另外一番破敗景象:路基破碎、坑洼難行,過往司機叫苦不迭。去年10月,回應廣大市民的呼聲,萊西市水集街道辦事處啟動大連路整治提升工程,通過整修道路、配建路燈、完善道路附屬綠化、實施道路專業養護等諸多措施,全面改善大連路的路況。如今,該道路上車輛疾馳,物流繁忙,企業貨物運輸效率大大提升。
記者了解到,大連路是萊西市水集工業園的主干道之一,全線長2380米,路寬15米,東起青島路,西至下馬村。“由于大貨車太多,大連路之前被壓爛了,稍有不慎,車輛底盤就被刮蹭,根本沒法走。別說貨車,就是員工的私家車都不敢走這條路。”大連路南側一家從事保溫材料加工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重新翻修后的萊西市大連路路面平整,車輛暢通無阻。
“大修前,大連路的相當一部分路基、路面都已被車輛壓壞,失去了車輛通行的基本功能。”萊西市水集街道鎮村建設與文化服務中心副主任劉帥告訴記者,大連路原來是一條厚度約20厘米的水泥路,投用將近20年,隨著園區發展,當年的路基難以滿足通行需求,近幾年,路面坑洼每況愈下,企業和市民要求修路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對路面小修小補,已不能徹底解決大連路坑洼不平的老問題,2021年,我們將大連路整治列入水集產業園基礎工程提升項目,將原有的路基全部鏟除,徹底翻建。”劉帥說,2021年10月,大連路整治提升工程全面啟動,施工方將原有水泥砼路面全部鏟除,路基下挖近1米,最底層重新換填60厘米厚的石渣,石渣之上又鋪設了厚度為36厘米的水泥砂石穩定層,最上層為9厘米厚的瀝青路面,目前,大連路的整體厚度遠遠高于大修前的水泥路,足以承載不同噸位的車輛通行。
據悉,此次路面提升工程,不僅進行了路基、路面整治,還改善了道路兩側的附屬設施。“道路兩側以前的排水設施就是個露天大水溝,現在,我們將水溝改建成了暗渠,另外,在暗渠與企業外墻之間的綠地上補種樹木和花卉,美化了道路環境。”大連路提升改造工程施工方負責人孫洪博說,新修建磚砌排水溝2600余米,道路沿線綠化面積約2.2萬平方米,另外,道路兩側新裝、維修路燈近百盞。
想讓道路“新顏”永駐,日常養護不可缺少。記者了解到,目前,水集街道辦事處專門聘請了第三方養護公司,每日定期巡查大連路路面、綠化及衛生狀況。“大連路上,每天有兩個人定時巡視,清掃衛生的同時,遇到路面破損也能及時上報,及時修復。”劉帥說,未來,大連路及周邊道路還將安裝企業導引牌,方便市民定位園區企業。
坑洼的水泥路升級為柏油路,讓周邊企業受益良多。記者觀察到,大連路兩側聚集著食品加工、化工研發、物流運輸、建材生產等十幾家不同類型的企業,不同廠區不時有車輛拐到大連路。“我們企業一年要出上萬噸貨,現在選擇大噸位的貨車從這條路進廠運貨,絲毫不需擔心。”附近一位企業主開心地說。(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邱正)
責任編輯:管佳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