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2020年10月23日4版
公共場所配建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有的長期不能啟用,有的遭到破壞,車主聯系相關部門“求管理”,卻得到“市場行為,找安裝公司”的回復——
誰來管管公共充電樁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持續增長,不少公共場所的停車場配建充電樁方便車主充電。然而,公共充電樁問題頻出,讓車主望“樁”興嘆。
一些車主致電本報輿論監督熱線反映:“有的充電樁建好了,長期不用,周邊長滿了荒草,有的則被垃圾包圍……在政府獎補政策的支持下,不少停車場配建了充電樁,車主找到充電樁不是問題,遺憾的是,我們常常遇到壞掉的充電樁。”
李先生就是其中一位車主。9月27日,記者乘坐李先生的新能源汽車前往鐵路青島北站地下停車場的一處充電站。此處充電站建有2個直流快充樁、6個交流慢充樁,其中,快充樁的充電槍被人扔到了地上,慢充樁不見使用的痕跡,地上走線的金屬盒子多處破損,電線完全暴露了出來。
■鐵路青島北站地下停車場的充電樁未通電,充電槍被扔在地上。
充電樁的車位全部被占據,李先生無法用車輛驗證能否充電,他指引記者查看位于充電樁一側的總控箱電表顯示屏?!巴姾?,這個顯示屏會顯示數字。”李先生說,“8個充電樁沒有通電,充電樁也沒有二維碼。我多次向安裝充電樁的企業反映問題,但沒有得到解決。充電樁建了不通電,那建的目的是什么?”
“鐵路青島北站地下停車場的充電樁建好沒有通電,而流亭機場停車場內的充電樁因為有故障同樣‘停擺’?!崩钕壬^續向記者反映。
在李先生的帶領下,記者又前往流亭機場停車場的中央廊橋附近。充電樁安裝在中央廊橋兩側的車位上,兩個快充樁的二維碼已丟失,8個慢充樁中有5個不能使用。中央廊橋西側的兩個慢充樁中,一個已沒有充電槍,線纜被盤繞在充電樁上,而另一個充電樁前排了多輛電動車在等待充電。
■在流亭機場中央廊橋東側,部分充電樁缺少二維碼,車主無法充電。
李先生告訴記者,9月中旬,他在流亭機場周邊尋找充電樁充電,找了3處都無法充電,最后新能源車的電量耗盡,只能在路邊“趴窩”。
記者致電鐵路青島北站地下停車場工作人員了解到,之所以安裝在停車場南側的充電樁沒有啟用,是因為沒有安裝總表,不具備通電條件?!斑@里充電樁已經安裝兩年了,但我們聯系企業一直沒有過來安裝總表?!边@位工作人員說。
針對這一問題,記者致電充電樁企業,工作人員沒有直接回答問題,只是一再表示“在充電網絡無法查詢到鐵路青島北站地下停車場的充電樁”。
流亭機場停車場中央廊橋附近的部分充電樁不好用又是什么原因?“誰安裝誰維護?!绷魍C場停車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充電樁由安裝企業負責,停車場僅僅提供場地。
記者聯系充電樁企業,工作人員稱,在充電網絡內只能看到機場內部工作人員使用的充電樁,記者所說的充電樁查詢不到?!安樵儾坏?,那這些充電樁到底由誰來負責維修管理?”李先生提出質疑。
家住西海岸新區泊里鎮的閆先生同樣為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問題煩惱。“去年,我購買了一輛新能源汽車,一年多來,充電問題讓我左右為難。”閆先生說,買車時,汽車4S店銷售人員告訴他,西海岸新區早在2016年就搭建起“一橫三縱,以功能區為軸心,輻射全域”的充電網絡建設框架。
然而,閆先生把新車開回家后才發現,有16.2萬人口的泊里鎮僅有兩個公共充電樁,而且,這兩個公共充電樁建在鎮政府大院里,普通市民無法使用。無奈之下,閆先生只能從家里拉出電線為汽車充電,不僅存在安全隱患,而且充一次電需要10多個小時?!拔叶啻螕艽蚴姓辗諢峋€12345反映此事,但始終沒有部門給予回應?!遍Z先生說。
今年4月,閆先生發現泊里鎮港城文苑小區兩個門口各建了10個公共充電樁。不過,5個多月過去了,建好的充電樁始終沒有啟用,成了一堆“擺設”。
近日,記者來到泊里鎮實地探訪。充電樁安裝在港城文苑小區東門和北門外的停車場里,塑料包裝袋還沒有被拆去,其中3個充電樁被居民拴上了繩子晾曬衣服。私家車、農用車已占據了部分停車位。
■港城文苑小區門口的公共充電樁沒有啟用,垃圾隨處可見。
■港城文苑小區門口農用車占據了停車位。
建好的公共充電樁為何遲遲無法啟用?記者聯系了西海岸新區泊里鎮規劃建設管理辦公室。
記者:港城文苑小區門口有兩排公共充電樁,為什么還沒啟用?
工作人員:因為充電樁還沒安裝App,所以一直沒有啟用。
記者:什么時候能裝上App?
工作人員:我幫你催催看。
記者:充電樁建成后為什么沒人管了?
工作人員:我再催催看。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2019年12月,市發展改革委在官方網站發布《關于公示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的通知》,對2016年至2019年11月底投入運營的公共充電樁建設情況進行了公示。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情況公示表顯示:目前,青島市有直流電樁2764個,交流電樁5025個,共計7789個。
那么,建好的充電樁由誰維護?市發展改革委工作人員對此表示,公共場所安裝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后期維護由安裝公司負責,屬于企業的市場行為,目前還沒有關于充電樁后期維護的明文規定。
“投訴得到回復‘這是市場行為,找公司解決’,然后,此事不了了之?!庇熊囍魍虏壅f,“難道就沒有相關部門對充電樁公司的后期維護管理情況進行監督和督促整改?市場行為‘失靈’了,造成了公共資源的浪費,應該有相關部門‘踩剎車’,杜絕這種建而不管的無序行為?!?/p>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充電樁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基礎設施,現已形成較為完善的獎補政策,中央統籌規劃+地方獎補跟進。
今年5月,市發展改革委官方網站發布工作動態,我市19個部門、單位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動全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爭取到2022年底,全市充電樁保有量達到2.35萬個,基本建成“車樁相隨、布局合理、智能高效、保障有力”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建立相對完善的監管體系,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充電服務市場,構建可持續發展的“互聯網+充電樁”產業生態體系。
該《方案》也提到“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單位須按照國家行業或地方標準進行建設、檢測和驗收,建立健全充電基礎設施日常維護管理制度”。關于日常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文中指出,“充電基礎設施實行告知承諾備案制,運營企業應及時到區(市)發展改革局進行登記備案,自覺接受監督。運營企業建設投資的直流快充樁,作為運營企業自有設備加強日常維護及安全管理,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防止問題發生。”
“只建不管,一旦形成惡性循環,不利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币晃卉囍鞲嬖V記者,他查閱了《關于進一步推動全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這個方案是19個部門、單位聯合印發的,是不是每個部門都有具體職責和分工?但是,我們新能源汽車車主想了解的是,如果充電樁企業沒有做到日常維護及安全管理,應由哪個部門對其監督?我們希望能看到詳細的規定?!?/p>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邱 正
記者點評
“有形之手”不能缺位
為了鼓勵和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相關部門在汽車生產、銷售等“前半程”制定了完善的獎補政策,引導市場接納新能源汽車,然而,車主卻在“后半程”屢屢遇阻,公共充電樁的維護管理問題就是其一。這一維護管理問題不僅僅是車輛“趴窩”的不方便,更重要的是會引發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消極認識。
從目前情況看,公共充電樁后期維護管理責任全部指向了企業。然而,監管缺位后,僅僅依靠企業自覺完成維護管理,難免出現服務的盲點,進而難以滿足車主的充電需求。尤其在火車站、機場等充電需求旺盛的區域,充電樁長時間“停擺”,不僅枉費了政策補貼,也關乎城市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口碑。
“有形之手”不能越位,當然也不能缺位。相關部門不能止步于“市場行為”就“放手不管”,更何況,政策獎補資源的監管責任還是需要承擔的。針對公共充電樁維護管理問題,迅速制定更為細致的條例,這已是一個繞不開的課題。相關部門只有做到“放”和“管”兩個輪子都要圓,才能讓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前半程”“后半程”都能跑得穩、跑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