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鐘靈毓秀的齊魯大地上,蘊含著豐富的手造產業,種類豐富、品質上乘,如同一座令人目眩的傳統手工藝寶庫。山東的岱青海藍間沉淀著文化,一陶一瓦里都藏著故事,膠東手造更是山東手造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青島貝雕、煙臺銀壺、濰坊風箏、威海大花餑餑、日照黑陶……一方水土養一方風物,膠東地區擁有33家“山東手造·優選100”首批“山東手造”優質單位,一針一線、一釘一鉚都寫滿了膠東文化的傳承,為手造產業注入獨特的靈魂……“膠東手造”從歲月沉淀走來,串聯起文化傳承的針腳,也蘊含著產業發展的新活力。
關于“山東手造”,聽聽大咖們怎么說。
本期我們采訪到的是濰坊學院動畫教研室主任,動漫研究院院長莊艷杰,聽她講述對于山東手造以及手造文化產業的見解。
莊艷杰
濰坊學院動畫教研室主任,動漫研究院院長

隨著時代的進步,特別是后疫情時代短視頻的流行,手造產品的傳統傳播模式也發生了改變,產業創新和媒介融合成為手造產業發展的必經之路。
作為高校專業教師,莊艷杰和她的同事們一直貫徹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理念,把地區文化與高校專業進行融合發展,相互促進,把對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寫入專業發展人才培養方案,從育人角度進行專業建設,開展特色專業,特色課程,如動漫、金石、書法、平面設計、工業設計等專業,并成立相關研究平臺或以工作坊、興趣小組、社團等多種形式進行實驗創新,拓寬手造創新思路。
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不僅僅在于傳承,更在于賦能。膠東文化就是山東半島極具地方特色的優秀傳統,更對膠東手造產生了深遠的文化藝術影響,產生了青島貝雕、濰坊風箏、日照過門箋、威海大花餑餑、煙臺萊州草編等一系列充滿地域特征的優秀手造產品。目前,莊艷杰及其團隊正著力對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動漫創作,打造地域優秀傳統文化的動漫IP,實現產業化運營,推動手造產業更進一步的發展。
在手造媒介創新方面,她們也在不斷地進行新嘗試,如虛擬手造做前沿輻射、盲盒文化傳播、文藝作品嵌入等,在傳播模式上的創新進行一系列的探索,進而從觀影、銷售、文化、旅游等方面進行發力,使優秀傳統文化以動漫故事的形式獲得青少年、兒童群體的認可,從而代代傳承。莊艷杰表示:“青少年作為國家的未來的主力軍,對傳統文化手造業關注度、參與度低,需要有更多的引導;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方面,仍需要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
聚焦“手造”,膠東正在書寫一篇“兩創”的大文章。產業創新和媒介融合是膠東手造產業發展的著力點、突破點,只有多角度尋求突破和創新,才能讓更多手造產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讓“膠東手造”走得更遠、更好。(智慧青島記者 劉爽)
責任編輯:張慕鑫